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运河支队精神在这里传承,辉煌壮丽战歌在这里传唱

   日期:2020-09-02     来源:枣庄日报    

       在薛城区周营镇有一条大沙河,潺潺河水流淌了千年,她孕育了两岸淳朴百姓,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沙河西岸,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白楼,在抗战时期,运河支队一批共产党人在这里谱写了辉煌壮丽战歌。

       为了铭记先烈,激励后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运河支队精神代代相传,薛城区周营镇党委、政府,在运河支队诞生地白楼村,筹资建设了运河支队记忆馆,展示当年运河支队在党的领导下,在周营镇这块红色的热土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大沙河畔起波澜

       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周营大地发生了许多壮怀激烈的历史事件,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许多英雄前仆后继的奋斗着。特别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抗日战争时期,由罗荣桓元帅亲自批准并命名的115师运河支队,更是享誉中外。
       1939年12月,共产党员朱道南来到沂蒙山区,向罗荣桓汇报了筹建运河支队的具体事宜。罗政委表示赞成,并代表115师党委正式批准组建运河支队。月底,孙伯龙的特务旅、邵剑秋的特种工作团,胡大勋、胡大毅的运河大队和铜山独立营,孙斌全的涧头集六区队,合编为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任命孙伯龙为支队长,邵剑秋为副支队长,朱道南为政治委员,胡大勋为参谋长,文立正为政治处主任,1940年1月1日,运河支队在周营镇白楼村成立。

       运河支队的第一任支队长孙伯龙,第二任支队长邵剑秋,第二任政委孙振华,分别是周营镇中李庄、弯槐树、大孙庄人,许多运河支队队员都是周营及周边的父老乡亲。在那风雨如晦、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里,勤劳善良的周营人民和运河支队的英烈们一起,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宝贵和年轻的生命。

白楼村里燃起红色的烈火

       白楼村,位于周营镇西北部约10里。抗日战争时期,隶属于峄县抗日民主政府第四区,当时这里群众基础好,人民抗日热情高涨,又依山临河,能守能退,地理上的优势,加之村内房屋宽敞,在这里举办了一期抗日干部政治训练班。
       1938年6月中旬,共产党员朱道南奉中共鲁南特委书记郭子化之命,来周营地区开展工作,争取了孙伯龙部,邵剑秋部,董一博、董尧卿部,峄县孙云亭部,在这里成立了山外抗日联军四部联合委员会,从此点燃了抗日的火种。
       四部委员会成立后,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抽调了干部文立正,到白楼村主持举办了山外抗日联军联合委员会青年抗日干部政治训练班。训练班由孙伯龙讲军事,文立正、梁巾侠讲理论,并学唱抗日歌曲。50多名文化素质较高的抗日青年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仅举办了30多天,由于鬼子的扫荡,被迫中断,虽然时间短暂,但为我党培养了大批干部,有好多成了运河支队和其他部队的中坚力量,点燃了抗日熊熊火焰。

群英荟萃共商抗日大计

       白楼村,是邵剑秋部经常活动的地方。文立正和梁金侠等人来到,见邵剑秋已将培训所需都备好了,参加培训的青年已有50多人,紧接着培训班就开学了,由他们向学员讲解了毛泽东的军事著作《论持久站》,讲解了当时的抗日形势和团结抗战的道理。
       文立正是湖南人,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课讲得虽好,但学员们都是本地人,听不懂他的方言,梁巾侠就为他做翻译。梁巾侠还寓教于乐,教唱革命歌曲,如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她结合当前的抗战形势,把原歌词中的“三大纪律”改成:第一坚持抗战到底;第二服从上级命令;第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她还教唱了《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大刀进行曲》和《救亡进行曲》等几首抗战歌曲,有力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后来指战员们唱着它走向战场,英勇杀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训练班办得非常有成效,后来由于敌人频繁扫荡,只进行了很短时间就结束了。除一部分学员被介绍到了山东岸堤抗日干部学校继续学习外,其余被分到各部队成为抗日骨干,在这个地区撒下了抗日救国的火种。在受过培训的人中,有些同志后来成为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干部,像曹杰、孙振华和褚定夷(褚思林)等。训练班结束后,文立正奉命留在邵剑秋部做政治工作,他在邵部发展党员建立党的支部,为邵部1939年底顺利改编为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夜袭贾汪日据点
       日军占领徐州后,为了控制和掠夺贾汪煤炭,派了个中队进驻矿区,另外还有一支伪军矿警队,日伪军加在一起有500余人,驻在贾汪镇圩子里。1940年8月,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活动在贾汪周围,第一大队在江庄,第二大队在贾汪以东的独角湖一带。


      8月中旬,贾汪的日伪军对峄县、滕县、铜山、邳县边境地区进行扫荡,被运河支队击退。在打退贾汪日伪军扫荡之后没几天,运河支队决定组织对贾汪日伪军的袭击,任务交给了第二大队。袭击前他们认真进行了准备。
       他们找到被伪矿警队开除回家的伪军士兵王思富、王保珍、王兆义三人, 说服他们为八路军工作。运河支队二大队侦察参谋谢绍唐还利用贾汪八路军地下女情报员王脉凤的关系,多次进出贾汪,把贾汪镇的伪矿警队、伪警察所和日军驻防工事等各方面情况都侦察得清清楚楚。王思富、王保珍、王兆义三人回到伪矿警队,又策反了担任贾汪南门岗哨的杜玉才。接着,第二大队派战士王茂宣、孙锦成两人,身怀短枪,通过王脉凤的关系,白天进入贾汪镇隐蔽。
       一天晚上,运河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胡大毅、大队参谋长王福堂率领第九、第十两个中队和手枪队出发,于夜12时前进至贾汪镇南门外。按照预先分配好的任务,第九中队进入镇里负责消灭李昌明部和北门碉堡的伪军,并堵住官房里和日军兵营里的日军和伪军;第十中队阻击南门外矿警大院可能来援的日军。
       午夜刚过,南门哨兵杜玉才打开大门,九中队由王思富带队迅速进入,闯进李昌明伪军驻地鹿楼,哨兵当即被八路军生擒。李昌明听到枪声越墙逃跑。管房里日伪军在八路军机枪火力封锁下未敢出动。前后一小时,就结束了战斗,驻鹿楼的几十个伪军全部被活捉。

运河支队是个奇迹

       1943年6月下旬,新四军四师政治部教育科长奚原,在《铜山(徐州)周围敌伪顽态势与我之对策,给新四军四师党委的调查报告》中说:
       运河支队是党在铜山东北峄、滕、铜、邳一带建立较早的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春,台儿庄会战以后,徐州沦陷,当地党组织立即领导发动群众,团结抗日力量,组织抗日自卫武装。至1939年底,进一步将各个分散的小规模武装合编成立运河支队,以黄邱山套为中心地,活动于运河南北。所到地区,南望陇海路,西傍津浦铁路,北至临枣路,东近枣台路。
       这里是敌人统治中心城市徐州的东北大门,铁路、公路、运河交织,有枣庄、台儿庄重镇和贾汪煤矿,为敌顽必争之地,斗争十分激烈。首先是日寇不断侵蚀,占据了全部铁路沿线和城镇,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到处碉堡林立。顽军势力也插足其间,在黄邱山套四周,东北有峄县土顽孙洪部,活动于台枣铁路两侧;南边有顽军韩治隆部,活动于不老河一带;西南有顽军刘毅生部,活动于津浦路两侧;西边有土顽韩瞎子部,活动于柳泉至利国驿一带。
       由于敌顽的侵蚀,运河支队根据地逐渐被压缩于运河南岸黄丘山套部分地区,东西不到二十里,南北仅七八里,处境十分艰难。运河以北虽然还有运河支队,所属文峰大队和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等兄弟部队,都处于半隐蔽的斗争状态。在如此严峻的局面下,他们能克服万难坚持下来,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深刻地体现了党的坚强领导、群众的巨大潜力和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