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城区新城街道金远社区一间60多平方米的房间,虽然不大,剪纸作品却挂满墙面、摆满桌面,可谓琳琅满目。既有花鸟虫鱼、日月星辰,也有人物肖像、山川河海,各类图形跃然于纸上、惟妙惟肖,展现了无尽的创意与想象。

近日,笔者走进了金远社区陈秀兰的剪纸工作室。陈秀兰,省级非遗文化传承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现代剪纸艺术研究院会员,枣庄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薛城剪纸非遗传承人。她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和影响,喜欢剪纸和手工布艺制作,曾参加现代艺术研究院剪纸培训班学习,参加第一届、第二届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全国高级研修班学习,主要作品有布老虎、双鱼、五子登科、三口之家等。剪纸作品《牛年有福》被中国吉祥牛剪纸精品集珍藏版刊登,《五福虎》被“激情奥运·吉祥寅虎2022全国剪纸与文创产品作品集”刊登,《龙腾》被龙腾四海全国迎春精品集刊登,并获优秀奖,有部分作品被天津工业大学、枣庄市文化馆、枣庄市档案馆收藏。她在先后创作出数以千计的剪纸艺术作品的同时,也将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现任薛城区新城街道金远社区秀兰妇女微家负责人,在社区志愿教授剪纸技艺。
陈秀兰老师作为社区“五老”成员,通过向辖区内的未成年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经常性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一些剪纸做手工等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社区,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成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早抓小、久久为功。
薛城是中国剪纸之乡,艺术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剪纸多用于逢年过节、婚嫁喜庆中装饰房间及生活用具,题材为鸟鱼、花草、双喜及各种吉祥图案。具有图案简洁明快、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材料主要采用红夹花纸,内容从民间故事扩宽到社会各个领域。
薛城剪纸,枣庄市薛城区著名传统民间工艺品。因主传承和主产于枣庄市薛城区得名。薛城区有着悠久的民间剪纸习俗,传统的民间剪纸总是与乡民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广大农民对美的追求的自然表露。剪纸造型夸张,简练概括,大刀阔斧,讲究传神,强调物体外形的剪影效果。 薛城区剪纸艺术积淀了民间艺人认识形象和创造形象的方法,并在心理程式上形成了大胆取舍、不拘小节的规律,富含北方特有的粗犷古朴的大写意的韵味。薛城区民间剪纸属即兴创作,主要是在剪趣上下功夫,在造型上以大活全为美。最为盛行的剪纸题材是用于婚嫁节庆的吉祥图案,分为圆形、方形、菱花形、桃形、石榴形、锦旗形等,主题花型嵌以人物、花卉、龙凤及吉祥文字,极力烘托喜庆的气氛,追求现世物质生活、留恋世俗享乐的寓意。例如莲花和鲤鱼的剪纸寓意连年有余,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青春不老,牡丹象征富贵,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等等。总之,这类题材的寓意可以归纳为四种生活理想:富贵满堂、福禄寿喜、五子登科、连生贵子。表现了生活中的纯真、自然、优美的事物,寓意着亲切、淳朴、喜乐、恬静、趣味盎然的田园生活。 
薛城民间剪纸的制作工具主要是剪刀和纸张,也有刀、剪并用的。作品种类繁多,样式多变,多具构图简单、造型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常见的有:做刺绣的底样:鞋花、枕顶花、门帘花、帽花、荷包花等;春节贴的门笺、窗花;元霄节的灯彩、纸扎纹饰;装饰新屋的顶棚花、墙围花;纸糊容器的笸箩花、面斗花。图案多是花鸟虫鱼、瓜果菜蔬、吉祥纹样和人物故事等,造型夸张大方,构图饱满和简朴,粗犷古拙,强烈、浑厚、率真的气质,体现了鲁西南人质朴的性格,与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一脉相承。在造型方法上,不论是古拙之作,还是精细之品,都是“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既随心所欲,又不粗制滥造,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给人一种自由的完整的美感。 
薛城剪纸从产品种类上主要包括六个种类:装色剪纸,多用阳剪法;衬色剪纸,主要依靠色彩的对比、平衡和线条的呼应烘托画面的气氛;拼色剪纸,又称斗色剪纸,一次刻出不同色彩;洇色剪纸,又称点色剪纸,画面多为阴刻;熏色剪纸,实际是复制剪纸时用的样稿;单色剪纸,又称黑白剪纸,根据画面效果可分为阳刻剪纸和阴刻剪纸。 2008年6月,“薛城剪纸”被薛城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薛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薛城剪纸”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枣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https://iapp.aixuechengapp.com/share/YS0zNy0zODc0OTI5NA.html?cversion=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