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解读《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3-11-03     来源:枣庄发布    

       11月2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陈 魁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新旧动能办专职副主任

       王家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杜益伟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王家银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 明 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10月12日,市政府印发《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枣政字〔2023〕27号,以下简称《方案》),这是我市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任务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性文件。根据发布会安排,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方案》有关情况。

  一、出台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2022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鲁发〔2022〕18号)和《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鲁政字〔2022〕242号),明确要求各市要研究提出本地碳达峰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行动,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

  二、起草过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顺利实现各项任务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判我市碳达峰目标,探索碳达峰路径,起草形成《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并积极与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沟通;同时,起草组两次广泛征求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建议。根据省衔接审核意见和我市各级各部门反馈意见,起草组对《方案》进行了多轮修改完善,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后,由市政府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方案》全文近17000字,分为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保障、组织实施五个部分。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努力建设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市。主要目标。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明确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主要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碳达峰、节能降碳协同增效、城乡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绿色低碳开放等碳达峰“十大工程”,统筹推进能源、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保障。通过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经济政策支持、推进市场化建设、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为全市碳达峰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政策保障。组织实施。从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评价等方面,推动《方案》落地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下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推动碳达峰“十大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全市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建设“美丽中国”积极贡献枣庄力量。

答记者问

       01、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的重中之重,请您介绍一下,工信部门在推进碳达峰工作中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王家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市工信局将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工业体系。坚定不移打造以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重点产业向特色园区、优势区域有序转移,对焦化、煤电、水泥、轮胎、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实施产能总量控制,强化建材、化工、造纸等行业循环链接、耦合发展,谋划推动建设一批“产业协同”“以化固碳”示范项目,着力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二是推行绿色制造,打造绿色低碳载体。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推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在化工、建材、机械、汽车、轻工、食品、纺织、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绿色工厂建设,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集成应用。构建园区内绿色低碳产业链条,促进园区内企业采用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模式,推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鼓励龙头企业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构建数据支撑、网络共享、智能协作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带动链上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强化技术创新,推进低碳技术变革。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围绕工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突破一批工业绿色转型科学问题和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制定技术推广方案和供需对接指南,促进先进适用的工业绿色低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以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行业为重点,加快开展重点行业绿色升级改造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经验和行业方案,为工业领域减碳去碳提供支撑。

  四是加快智能融合,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推进企业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分析体系,加快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以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和工业企业加强合作与供需对接,统筹共享低碳信息基础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为生产流程再造、跨行业耦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配给等提供数据支撑。

       02、大众网记者:在“双碳”目标下,作为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请问市能源局将如何助推枣庄市碳达峰工作?

  刘明:市能源局始终秉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聚集发展,推动传统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市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提升。

  一是全力推动锂电产业链聚集发展。我市依托原有锂电产业基础,集中资源要素,建立健全“链长+链主+联盟+基金”的工作机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配套,形成了龙头牵引、项目带动、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聚力推动锂电产业加速膨胀,加快建设全省首位、全国领先的锂电产业集聚区,持续擦亮“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新名片。9月16日-18日,成功举办了枣庄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集中签约项目28个、签约额708亿元,此次展览会将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锂电产业布局,提升锂电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目前,全市锂电产业企业发展到117家、较2020年增长了近5倍。2021年以来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21%,跑出了老工业基地转型突围、跨越赶超的“加速度”。

  二是大力推动新能源项目实施。枣庄作为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地市之一、山东省5个储能示范基地之一和全省唯一全市域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的城市,市能源局盯紧靠牢重大新能源和储能项目,多措并举,扩展招商渠道,深化洽谈合作,加快项目签约落地。截至9月份,全市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装机达到30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的35.9%,储能装机达到36.2万千瓦,我市储能装机规模处于全省前列,为我市能源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三是着力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在“双碳”目标下,国家、省深入推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市能源局积极响应国家、省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大型清洁高效火电机组建设,助力煤电机组升级改造。2021年以来,我市共关停落后小煤电机组11台,总装机18.6万千瓦,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关停任务,成功完成富源热电2*35万千瓦煤电机组并网运行和丰源2*20万千瓦燃气发电#1机组并网发电实验,完成了4台小煤电机组背压改造。通过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提高了机组发电、供热能力,有效降低了机组能耗水平,进一步强化电源稳定支撑,助推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

  下一步,市能源局将紧紧围绕“双碳”目标,根据我市碳达峰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绿色低碳的能源支撑,助推我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目标实施。

       03、山东法制报记者:请问市住建局在打造绿色住建、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杜益伟:市住建局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减碳目标与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注重政策引领,强化示范带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住建力量。

  一是加快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建设。推进冬季清洁取暖,事关百姓温暖过冬,事关大气环境质量,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市研究制定《枣庄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2022-2024年)》,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9亿元。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全市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现场观摩会、调度推进会等,组织开展清洁取暖项目调查摸底和确村确户工作,落实需要改造用户的数量、地址和改造方式,抓牢项目竣工验收。2023年全市完成农村清洁取暖建设8.3万户,累计完成农村清洁取暖建设43.8万户,农村平原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4.2%。

  二是持续开展建筑节能减排。研究制订《枣庄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1-2035年)》,深入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我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建筑全部执行居住建筑83%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72.5%节能设计标准,设计阶段执行率保持在100%。同时,加快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升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面积349.3万平方米,新增太阳能建筑光热一体化面积316.3万平方米。

  三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高标准编制实施《枣庄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政府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建筑工程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其他项目严格按照比例实施装配式建筑,紧抓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承诺书制度、严格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施工、验收把关等环节,构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监管体系。我市装配式建筑呈现较快发展态势,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46个、共计217.72万平方米,“十三五”以来累计开工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我市加快转型步伐,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山东智赢门窗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获评“山东省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数量居全省第四位。

       04、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枣庄市碳达峰工作方案》中提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工程”,请问市交通运输局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王家银:近年来,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始终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开展了系列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出行。扎实推进公交都市、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创建工作,2022年被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授予“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2023年8月22日交通运输部发文授予我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为我市再添一项国家级荣誉。今年来,我局持续深化公交都市创建成果,积极调整优化线路17条(其中新增4条,调整优化13条),增加运营里程130.2公里,升级改造公交站台62处,进一步便利群众出行,绿色出行比例不断提升。

  二是深入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印发《枣庄市交通运输领域“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枣庄市大力推进“公转铁”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推进铁路、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协调衔接,加快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积极引导水运企业向多路径运输发展、拓展运输业务,山东润祁物流有限公司、全链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获审批成立并开展业务,进一步促进“公转水”运输水平。积极推进枣庄翼云机场建设,自2022年12月21日开工建设以来,快速推进施工建设,目前正在开展本场土石方工程,机场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网络,促进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发展。2023年1-9月,全市铁路发运量679.14万吨;全市水路货运量为848.21万吨,水路货运周转量342052.2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7%;全市港口吞吐量1664.33万吨,同比增长16%。

  三是提升新能源车辆使用率。截至目前,全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1320辆,其中新能源车辆1251辆,新能源车辆占比94.8%;全市1540辆巡游出租车,全部为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辆;今年全市新增公交车77辆,全部为新能源车辆,实现新增或更新城市公共汽电车新能源占比100%。

  四是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规范。全市港口、铁路货场及交通运输部门监管的物流园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均达到国II以上排放标准,符合环保排放要求,建立完善了“一车一码一卡”台账,聘请第三方对所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情况进行检测。引导交通重点工程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截止目前,交通重点工程招投标文件,均要求使用国家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

  五是加强内河船舶、港口铁路货场排放控制。减少港口、铁路货场污染,各港口、铁路货场已严格按照要求堆场覆盖、设置防尘网,完善喷淋和洒水降尘。搭建港口智能垃圾接收系统,建设完成港口污染物接收处理设备5处,搭建“枣庄市船舶污染物联单监管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手段对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共计安装内河船舶生活污水贮存柜监控装置1345套,已安装岸电设备32套,并投入使用,实现各港区岸电安装使用全覆盖。




(https://mp.weixin.qq.com/s/krLwJH6w1d8vmrNpLfWnjw)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