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节日里要多一些“家国情怀”

   日期:2018-11-11     来源:枣庄文明网    浏览:128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喜相逢,叠加成长达8天的“超级假日”。这么长的假期怎么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安排,但带着孩子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相信是不少人的选择。由此不难想见,微信朋友圈里又将有一大波美人、美景、美食来袭。然而,在这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里,我们应该有更多思考,让家国情怀充盈、丰润每个国人的精神世界。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对家国作了阐释: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脉络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是儒家传统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抑或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生死抉择,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案头的说教,更是镌刻你我内心的精神图腾。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虽质朴简明,思想内涵却很厚重。它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将家国情怀作为修身立德之本。

       在国人眼里,中秋和国庆是两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节日。我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强调的是家的人伦亲情,国庆节映照的则是国的再生恩情。前者看重家人家庭,后者聚焦国家大爱,但弘扬的都是满满的中华文化,彰显的都是厚重的家国情怀。特别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设立国庆节的重要目的是希望民众能了解国家历史,凝聚国人信念,希望民众对革命先驱有所缅怀,对胜利有所纪念。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随着信息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交往方式,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富足充裕,另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空虚迷惘。正基于此,每年的中秋、国庆,很多人似乎已经忘却了节日的本真,淡化了节日特殊的意义和承载,似乎中秋节就是“月饼节”,国庆节就是半数国人都在“买买买”“吃吃吃”的“旅游节”,大家痴迷于酒桌上的觥筹交错,流连于人际间的礼尚往来,沉浸在喧嚣的浮华中,而将节日文化阐释的人文情怀和气质抛之脑外,岂不知中秋、国庆长假绝不是旅游、购物的黄金周,而应是感念家国情怀的黄金精神假期。

       环顾四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年轻一代: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心头肉”,身穿名牌服装,玩时髦的“王者荣耀”,在直播间里为了自己喜爱的“网红”挥土如金,却不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含义;不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勿忘九·一八之耻”“南京路上好八连”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他们总是吐槽社会不公平,抱怨生活太无聊,处处寻刺激,却忘了今天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家国意识淡化、核心价值淡薄的现状值得深思。

       无国则无家,无家则无我。我们要铭记传统文化的本真,多一些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关照,少一些无病呻吟的段子、朋友圈里的“卖萌”“晒幸福”。我们要以中秋、国庆等节日为载体,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常思兴国之道、常怀爱民之心、常念复兴之志。我们在专注于亲情眷念、自我圆满的同时,要更好地兼顾小我与大我,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关爱、对国家的担当上。希望从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开始,家国情怀成为更多人的精神信仰。(作者:王宗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19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网站备案:鲁ICP备17032745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