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主页    ┊   活动动态    ┊   主办单位    ┊   活动简介    ┊   投票规则    ┊   联系我们    ┊   投票排行
您的位置:首页 >> 参选人员
王开胜
发布作者:枣庄文明   发布时间:2018/12/26  查看2704次
点击看大图

30年不变的“通防”情怀

                                                ——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通防科科长王开胜

 

王开胜,男,53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现任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通防科科长。从事煤矿“一通三防”工作30余年,总结出了“喷、注、测、调”的四步防治法来消除煤炭自然发火隐患,特别是针对矿井采空区深部高温火区,难以发现、温度很难探测等难题,他反复钻研,发明了深部高温隐患探测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探测出采空区内温度变化情况,获得最丰富和最准确的火区发生发展情况和状态,为矿井防灭火缩短了时间,此项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3年至2017年间,先后治理了33个老高温火区,解放了火区压制煤量约600余万吨,为矿井生产接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13年,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王开胜创新工作室”,先后组织完成技术创新10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8项,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创造价值6000多万元,还被枣庄市总工会授予“王开胜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个人2018年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齐鲁工匠”荣誉称号。

安全是压在我心头的巨石 抓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早在读书时期,王开胜随家人便住在柴里煤矿通风工区附近的职工宿舍,街坊邻里很多都是通风工区的职工,他都十分熟悉。有一次自己熟识的叔叔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家人悲伤不已,每逢过节,他都能听到这位叔叔的家人哭泣。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虽然那时年幼,但是王开胜觉得,在煤矿干,安全责任就要大于一切。

1991年,王开胜在枣庄矿务局职工大学通风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通防科通风工区工作,从此便与通防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通风工区的技术员,干到副区长、区长,再到通防科副科长、科长。王开胜始终保持着一个信念:抓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通防工作掌管的是煤矿的“呼吸系统”,煤矿五大自然灾害,有“三害”要通过“一通三防”工作预防、治理,柴里煤矿作为老矿,自然发火严重,安全责任之大可想而知。他说,干好通防不能怕吃苦,就得讲奉献,遇到酒场,还得躲得远远的。通防工作性质特殊,井下随时都可能出现防火、防尘隐患。为此,王开胜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做到滴酒不沾,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以确保在工作面发生高温、火情等不利情况时能第一时间下井处理,为处理隐情争取有利时间。

在专业的内部管理上,王开胜与技术人员不断优化防火设计、超前谋划;科学组织现场监测,进行取样分析,对发火高温点做好准确预判。在发生自然高温征兆时,他们及时根据监测数据定方案,并结合经验完善措施,及时消除高温隐患。有险情时,不论春夏秋冬、白天深夜,王开胜总是第一个到现场,带头处理高温隐患、防灭火隐患点。他说,干通防,就是不能怕麻烦,想到、听到就得跑到,只要关乎安全,我只有盯在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安心。

潜心钻研自主创新

2013年,柴里煤矿在通防科成立了“王开胜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短短几年来,围绕“提产保效、提质提效、提效促效”为目标,不断创新出含金量高的科技项目,组织完成技术创新100余项,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专利18项、地市级以上科技成果9项,创造价值6000多万元

问到在人员少的情况下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创新成果,王开胜说到,“柴里煤矿开采年限长,老火区压煤多,自然发火期短,煤炭市场不稳定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我们想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生产难题,降低生产成本,方便职工运用。”

每月初,王开胜都要结合近期工作实际,亲自制定研究课题,让工作室的技术人员人人有担子,都参与项目创新上来。每周不定期召开技术例会,让创新的火花相互碰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创新课题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王开胜每天在单位工作到深夜,每周仅回家一两次,他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技术革新和保安全上,一刻不敢松懈。

在多年的防灭火防治工作中,王开胜总结出了“喷、注、测、调”的四步防治法来消除煤炭自然发火隐患,特别是针对矿井采空区深部高温火区,难以发现、温度很难探测等难题,他反复钻研,发明了深部高温隐患探测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探测出采空区内温度变化情况,获得最丰富和最准确的火区发生发展情况和状态,为矿井防灭火缩短了时间,此项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矿井资源日益匮乏、可采资源日渐缩减的现状,矿大力实施了“治理老高温区、解放呆滞煤量”的战略部署,他带领防灭火团队在2013年至2017年间,先后治理了33个老高温火区,解放了火区压制煤量约600余万吨,为矿井生产接续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结合井下高温点难查找的技术难题,他带领工作室技术人员根据煤炭自燃的规律,制定长距离钻孔方法,研发采空区深孔探温技术,该项技术创新还被能源集团评为“技术降本增效优秀成果一等奖”;根据综合防尘治理困难的难题,他们研究风动钻机旋转喷雾,消除用电隐患,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职工劳动强度……类似实用性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他们搞技术创新、搞研发都是以减轻职工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出发点,实现技术提升、职工受益的目的。“创新来源于生产实际,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王开胜说。

把关心体现练就真本事上

熟悉王开胜的人都知道他的严厉。一个标点、一个数字,经过他手审阅的文件、报表,哪怕只是出现“芝麻大”的错误,到他这里迎来的都是一阵狠批。他说,通防无小事,我必须将小事变成大事来处理,让职工都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少犯错误,才能为通防安全提供准切可靠的依据。

相比较他的严厉,他对职工的关心则显得“润物于无声”。现在,通防科负责着全矿各工作面的通风、瓦斯治理、综合防尘、防灭火等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在册职工仅200人左右,平均年龄46岁,人员结构分配不均,青年职工少。瓦斯检查工、测风员等多个特殊工种,面临青黄不接的问题,王开胜一改传统一人一岗的人员配置,打破工种和单位的限制,优化工作岗位,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复合型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他说,“让职工学到真本事、都成‘技术大拿’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

面对难题时,他从各个区队抽人成立项目部,让技术人员及普通职工在共同解难题中,相互进行技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起初,很多职工不理解,觉得他要求太高,不近人情。时间久了,跟他干的一些人迅速成长起来,很快在各个领域独挡一面。甚至一些工人离开通防岗位后由于技术过硬被其他公司聘用,职工们不再抱怨他的严格要求,大家理解了他的苦心,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支持投一票 
支持票:4  |  人气数:2704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鲁ICP备17032745号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By:Nzcms v7.7.25  |  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