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儿庄区“鲁风运河”古城文化廊道获评2024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昔日受困于“山套”“河套”地理瓶颈的“山东南大门”台儿庄,如今因路而兴,因路而美。近年来,台儿庄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其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性工程,高标准推进、创造性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台儿庄特色的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路网升级,百路畅通实现“双百”突破
聚焦“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提升等级路”,累计投入约2.76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10.8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48.299公里,自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行政村四级公路覆盖率均达到100%,率先实现“双百”目标!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脉络、村道为毛细血管的完善路网体系全面形成,“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彻底成为历史,群众出行迈入“畅安舒美”新阶段。
交旅融合,最美公路激活全域旅游
依托丰富的运河文化和旅游资源,台儿庄区创新实施“交通+旅游+产业+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将“四好农村路”打造成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黄金通道”。
旅游廊道串起诗与远方。投资1.5亿元打造91.162公里“鲁风运河”旅游廊道,以国家5A级景区台儿庄古城为核心,串联双龙湖湿地观鸟园等12处景点。匠心融入运河元素与生态绿化,春季樱花烂漫,秋季银杏金黄,成为享誉全国的风景线,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成功入选全国交通与旅游融合示范案例。
智慧服务区破界创新。将“高速出口即旅游入口”的创新理念融入高速服务区建设,京台高速台儿庄大运河服务区成为全省首个集高速出口、旅游入口、网红打卡点于一体的“交旅融合”智慧服务区,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际缪斯设计金奖等多项殊荣。其连接的运河南堤风景旅游大道,将徐州至台儿庄古城车程缩短至40分钟,辐射苏鲁两省20余处4A级以上景区,带动区域旅游收入增长35%,成为省际旅游合作的标杆工程。
路衍经济,产业环线带动乡村兴旺
“四好农村路”成为激活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催化剂”和“放大器”。
特色环线聚链成势。创新“四好农村路+产业”模式,打造多条特色产业带。黄邱山套地区“桃醉山乡”环线串联万亩桃园、肉牛产业园,打响特色品牌,带动甜桃、秋西瓜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泥沟镇“农路+现代农业”环线集聚蘑菇、灵芝等产业,形成规模效应。2024年上半年乡村游接待超10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2亿元。
电商物流双向奔赴。推进“多站合一、一站多用”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开通12条城乡公交线路,投放124辆公交车,实现建制村通客车全覆盖。构建“互联网+农村物流”体系,建成196个农村物流网点,联动200余个电商孵化园、淘宝村。让台儿庄大战文创、邳庄泥塑等“非遗好物”及特色农产品通过便捷路网走向全国,2024年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8亿元。
路美乡兴,长效机制守护文明新风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改善了通行条件,更重塑了乡村风貌,提升了治理水平,成为传播文明的新载体。
美学公路留住乡愁。将“户户通”工程与乡村美学深度融合,在23个示范村推广“特色铺装+庭院美化”。涧头集镇孙苏庄村彩色沥青巷道配青砖花墙,邳庄镇沧浪庙村利用旧石板、磨盘打造乡愁景观小品,既节约成本又留住了乡愁记忆,道路成为“会说话的乡愁博物馆”。
路长制串起共治网络。建立完善的区、镇、村三级“路长制”,管理机构设置率、列养率、爱路护路村规民约制定率均达100%,中等及以上好路率超89%。群众共建共享热情高涨,累计清理“三堆五垛”12万处,主动植绿种花20万平方米,乡村环境焕然一新。
从大战故地到振兴热土,台儿庄区用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铺就了产业兴旺的“致富路”、生态宜居的“幸福路”、文明善治的“连心路”、区域协同的“开放路”。这不仅是破解发展瓶颈的民生答卷,更是台儿庄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生动实践。未来,台儿庄区将继续沿着这条康庄大道,阔步前行,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图景的亮丽名片!
(https://mp.weixin.qq.com/s/yQAZcBmbr1aUy-SZHqtQ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