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河报》报道,11月18日,黑龙江省勃利县长太村,一只东北虎撞击村民家铁门后离去,所幸在院内观察的村民及时躲避,有惊无险。同时,村里另一名喂牛的农户没那么幸运,被老虎咬伤左手,后送医院治疗,引发广泛关注。
11月18日,黑龙江省林业与草原局召开东北虎保护工作紧急会议,强调防范“人虎冲突”。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东北虎防范与保护工作,包括制定人虎冲突应急预案,特别是麻醉枪及弹药等物资要提前准备到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避险演练,确保人兽冲突发生时,能妥善处置到位。
近年来,黑龙江生态保护持续向好,老虎的数量逐渐增加,随之带来活动范围的扩张,人与虎“狭路相逢”明显增多,虽然大多“相安无事”,但老虎伤人事件并非个案,村民家畜被老虎捕食也时有发生。如何防范“人虎冲突”、确保人虎安全,已成为日趋迫切的课题。
对此,有法律专家建议,当遭遇老虎袭击时,可采取“正当防卫”,即在保护自身或者其他人人身安全的必要限度内,可以打伤甚至打死该老虎,这属于“紧急避险行为”,不违反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内的现行法律。换句话说,假如你是“武松再世”,遇到老虎伤人,你大可以出手“一招毙命”。
问题是,老虎属大型凶狠野生动物,人们假如没有手握猎枪等武器,遭遇成年老虎攻击时,除了本能反应外,几无抵抗胜算。况且,大多数人户外遭遇老虎可能已被吓瘫了,何谈奋起反击实施“正当防卫”?上述勃利县俩村民遭老虎攻击未受重伤,实属不幸中之万幸。
因此,对普通人而言,防范“人虎冲突”不能指望“正当防卫”,“惹不起、躲得起”才是最好方法。有关地方政府未雨绸缪、主动防御才是防范上策。在这方面,显然有较大改进空间。据记者查询发现,今年6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刘诗琦等多名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国家公园人兽冲突现状、问题与缓解路径》显示,东北一些地方存在防范虎豹效果不理想、监测预警体系不健全、事中控制手段缺乏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对东北虎,除提前预警外,无有效的家庭防范措施。
防范“人虎冲突”,应当确立人的生命权大于“虎权”理念,吸取一些地区野猪“吃人”教训,未雨绸缪,主动作为。首先,应扩大对东北虎活动监测范围,升级监测手段,及早发现虎踪虎迹;其次,改进完善预警手段,在老虎出现概率较高地区,设置“虎情”广播(警铃),第一时间提醒周边人员躲避为上;此外,还应强烈警示“好事者”,切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免落入“虎口”,导致“老虎吃人”悲剧的发生。(徐林生)
(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1121/a348be7beb624cefb54e05840b1764c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