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4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平行论坛“2024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国际减贫中心、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和亚洲开发银行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105个获奖案例名单,其中,我市峄城区联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共枣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提交的《以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一一山东省枣庄市发展林果特色产业案例》成功入选。
此次案例征集活动以“案例的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实用场景”为关注重点,选出了105个最佳案例,案例地点涉及老挝、柬埔寨、缅甸、巴基斯坦、约旦、西班牙、德国、希腊、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隆迪、汤加王国、斐济、中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关心扶贫的组织和个人征集原创优秀减贫案例,旨在推广分享中外减贫成功实践,不断丰富“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的内容,充分发挥减贫案例的实践经验载体作用,分享减贫知识、深化伙伴关系,推动“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
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
——山东省枣庄市发展林果特色产业
助推脱贫成果巩固案例
摘要: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具有悠久的石榴栽培历史,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石榴种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优质特产市场的需求。如何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模式发展,提升优质产品供给能力,带动更多乡亲特别是脱贫群众致富,成为当地石榴产业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峄城区紧紧围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这一要求,因地制宜培育本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持续抓政策扶持、项目招引,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石榴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石榴产业不仅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撑产业,更成为了增强脱贫群众造血功能,帮助他们就地就近就业的长远之计。目前,峄城区石榴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是全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其中有8万亩位于榴园镇,共有优良品种10余个,年产石榴鲜果5000万公斤,年生产销售20万盆石榴盆景盆栽,拥有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等深加工龙头企业7家。石榴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其中80%来自石榴产业收入,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1万元。
一、背景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2000多年的石榴栽培历史,是中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拥有10万亩集中连片石榴种植园,入选“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誉为“冠世榴园”。长期以来,峄城石榴产业主要以传统的石榴种植业为主,投入大、见效慢、收益低,导致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石榴种植水平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品种老化,病、虫害严重,交易市场不健全,销路不畅,农户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水平低,二、三产业以及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不足,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农户经济收益不高。加之政策引导扶持、企业示范带动、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化经营、产品价值深度挖掘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石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实施
针对以上问题,峄城区通过持续抓政策扶持、项目招引,不断延伸产业链,从石榴树叶到石榴皮、石榴籽、石榴树根、石榴文化,全力挖掘开发石榴身上的“宝藏”,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石榴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石榴产业成为当地百姓特别是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撑产业。
1.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种植水平
建成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成立专门的石榴研究院,打造了集教学、科研、科普为一体的石榴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基地。采取“基地+园区”模式,强力推进石榴精品化、标准化种植。同时,积极开展“林长制”技术服务进村入户,每年至少举办4期石榴种植技术培训班,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良田+良态”四良配套技术体系,科学指导石榴种植管理。成立了石榴盆景盆栽协会,协会免费开展石榴盆景盆栽制作技艺培训。对于一些年龄大但有种植园的脱贫群众,技术人员采取“送技上门”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石榴种植、盆栽养护中出现的难题,确保种植成效。
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扶持
积极探索、科学设计了地方财政补贴型“石榴种植保险”,为广大种植户拴上了防范冻害、虫害等自然灾害的“保险绳”。制定了石榴种植一次性奖补激励方案,对石榴种植大户超过10亩的,每亩奖励1000元;鼓励发展设施种植,对每年发展简易棚(1亩以上)20个以上的,每个补贴10000元;发展标准棚(2亩以上)10个及以上的,每亩补贴10000元;对每个超过50亩的标准园每亩奖励3000元。峄城区2024年扩种石榴19.2万株,一些村子组织脱贫群众从事将石榴苗的管护工作,既能确保成活率,待石榴成材后,又可以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3.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规模经营
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石榴园区域共15个村,分别成立了种植、销售、种苗等与石榴相关的各类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群众流转集体林地,在有效增加脱贫群众的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扩大连片种植面积,石榴年产量超过1.2亿斤;通过统一采购、供应社员种植石榴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石榴,以及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措施,帮助果农降低种植成本约20%。
4.培植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带动
引导扶持美果来、峄州生物科技等15家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扩大产能,通过申请扶持项目等措施帮助他们扩建设施、新上设备,做到敞开收购本地果农种植的石榴。同时,为保障果品质量,企业累计托管经营石榴园800余亩,聘请林果专家指导进行规范管理;在销售旺季即将结束后,对果农没有销售出去的品相不佳但不影响口感的鲜果,按照签订的最低价收购协议进行收购,为果农收益进行兜底。与广药集团合作建设了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目前进驻企业5家,以其为龙头,持续延伸石榴产业链条,多种新产品成功上市,目前每月产值2000余万元。同时,联合王老吉、韩国正官庄开发红参石榴汁、石榴参茶植物饮料、石榴阿胶酵素等多种新产品,延长了产业链条。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其中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是关键所在。峄城区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鲜果采购、招工用人等方面,优先选择脱贫群众,不仅保障了石榴“种的出、卖得好”,还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脱贫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5.挖掘石榴价值,促进产业融合
大力发展石榴盆景产业,全力打造石榴盆景、鲜果销售集散地,组织搭建“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石榴盆景和石榴鲜果已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优势。积极拓展“石榴+”多元化模式。根据石榴果皮、根、花皆可入药所具有的抑菌、明目、驱虫等功效,鼓励企业、林农深入发掘石榴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开办各类加工项目,扩充石榴产品类型。同时,全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依托“冠世榴园风景名胜区”和“古石榴国家森林自然公园”等优势资源,着力打造集石榴文化、观光休闲、康养研学为一体的旅游集群片区。
三、成效
目前,峄城区石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并且积极构建鲜果“买全国、卖全国”格局,打好时间差和价格差,引导群众开展“南果北卖”,每年中秋节前后集散石榴6万余吨。“小石榴”撬动了“大产业”,形成了“全国石榴看枣庄、枣庄石榴誉全球”的产业发展新高地。
1.科学种植提升优质石榴培育规模
通过科学指导以及设置石榴种植保险、奖补政策等,促进了适宜地块“应植尽植”,优良品种“应推尽推”。石榴种质资源基地每年免费向果农提供1万余株“秋艳”种苗,完成扩种“秋艳”等优质石榴品种3000余亩;对现有老化、低劣石榴园复壮约4000亩。目前,石榴良种使用率达95%。
2.产业链延伸拓宽就业渠道
建设石榴精品盆景园20余处,年产石榴盆景盆栽约20万盆,年产值超过5亿元,石榴盆景从业人员达3500余人,大户300余户。引导群众打好时间差和价格差,开展“南果北卖”,每年在枣庄集散石榴鲜果8万余吨,每户批发业主2个月时间可获利100万-200万元。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石榴相关企业70余家,其中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区级重点企业12家,加工产品涵盖石榴饮品、食品、化妆品等10大类46个品种,每年带动200余脱贫群众就业。
3.产业融合带动农民致富
在原有石榴园景点的基础上,新建了中华石榴文化博览园、石榴融创园、云深处飞行小镇、水起云墅等精品项目,特别是带动群众自发建设农家乐、观光采摘等项目70余个。同时,结合举办“上台走运·枣城有戏”“赶黄河大集”“冠世榴园欢乐季”等系列品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欢乐的同时,也为群众创造了更多增收门路。2023年石榴产业总产值达36.5亿元,一二三产产值分别为12亿元、10.7亿元、6.6亿元,三产比例41:36:23,石榴产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其中80%来自石榴产业收入,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1万元。一些只有弱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借助旅游和节会活动摆摊设点,从事鲜果销售、土特产销售等,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实现了“自食其力”。
四、经验与启示
1.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
枣庄市政府高度重视石榴产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石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进行扶持,依托“冠世榴园”成功创建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得到了上级的政策、资金支持。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群众通过流转集体林地等方式,在有效增加脱贫群众的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扩大连片种植面积,石榴年产量超过1.2亿斤,把小石榴真正做成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2.发挥智库引领作用
依托枣庄市石榴研究院,组织果科所、农大等科研院所为枣庄提供支持,建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设立产学研工作站、开展育种育苗科研等。依托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石榴研发中心,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针对石榴活性物质提取、功能成分开发、全组分梯次利用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增强石榴精深加工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针对石榴根结线虫病、裂果、烂籽、冻害等技术难题,设立重大科研专项,通过“揭榜”形式组织科研团队集中攻关,为石榴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3.发挥核心产业和龙头链主带动作用
石榴产业发展过程中,石榴二产发挥接一产连三产的作用,石榴深加工一方面能够充分挖掘石榴保健价值、药用价值,增加石榴附加值,带动果农增收;另一方面,开发各种类型的石榴产品,扩大市场影响力,能够助力品牌打造,促进文旅产业发展。为把石榴“吃干榨净”,枣庄市向前端延伸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作用,鼓励支持企业研发生产高端石榴饮品、药品、化妆品、养生保健品等新产品,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真实故事
峄城区榴园镇朱村村民刘怀昌、刘金明父子俩都是石榴盆景经营者,以前都是到山边荒坡石缝挖采树形奇特的石榴树制作盆景,加之缺乏专业技能,以前做盆景都是“凭着感觉来”,导致精品少、价格低、收入少。
后来峄城区相继成立了石榴盆景盆栽协会和“红石榴”宣讲团,免费开展石榴盆景盆栽制作技艺培训,选聘“科技特派员”,邀请山东省林业科学院、枣庄市林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峄城区石榴研究院、种植大户等定期到种植园、盆景园下沉指导,一对一指导帮扶,有效提高了石榴管理和盆栽养护水平,推动了技艺传承。
刘怀昌父子在学到了技术后,开始从西藏、四川、云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买回成树。一个盆栽,购买成本加上运输成本也就150元,经过整枝管理,卖出去最少也是300多元。去年到现在短短一年间,他儿子刘金明的5个大棚就营收30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利可达50余万元。目前峄城区石榴盆景盆栽年产值约5亿多元,从事石榴盆景产业人员达3500余人,形成了国内石榴盆景盆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产地与集散地。
(https://mp.weixin.qq.com/s/pz-oEXBjK9z8nDfJdJlL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