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文明新风滋润乡村振兴路

   日期:2020-11-02     来源:大众日报    

       “快!快!快!今天李晓楠来讲座,去晚了听不到全的了。”“什么讲座,不是说来跳舞嘛?”“到了你就知道了。”10月22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李红霞大姐催促着姐妹们向广场中心走去。李红霞大姐所说的“讲座”是阴平镇“红舞鞋”宣讲团开展的一项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活动。各个村的广场舞队队员每天晚上在广场舞开始前都要给大家讲上一课,“红舞鞋”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群众在哪,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在哪;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活动就干什么。今年以来,峄城区按照“多元融合、集约共享、服务群众”理念,充分挖掘调动基层各类阵地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大力提升文明实践活动的影响力、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引擎,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价值引领

乡村“美”起来了

       理论宣讲讲什么?峄城区的答案是: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让党的理论和身边的典范事迹“飞入寻常百姓家”。2018年被评为“山东好人”的李晓楠是峄城区远近闻名的“好媳妇”,她既要照顾高位瘫痪丈夫,又要抚养未成年子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连续3年稳定脱贫。现在,作为斜屋村广场舞队长的李晓楠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活动,用自己的故事激励大家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美满生活的主导者、美丽人生的展现者。

       像李晓楠这样的志愿者典型在峄城还有很多。近年来,峄城区通过评选“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设置“文明笑脸墙”,悬挂“家风牌”,用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共涌现出“中国好人”周广照、韩邦英等基层群众11人,“山东好人”82名,省级道德模范13名,感动枣庄十佳人物10名,市、区各类典型400余人。

       通过提倡“人人都是志愿者”,这些先进典型通过志愿宣讲活动,形成了“一带十、十传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文明实践工作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峄城区建立了由区委书记担任总队长的区级志愿服务总队、11支党(工)委志愿服务大队、331支村居志愿服务小队、22支志愿服务专业队。目前,全区全覆盖建立了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山东志愿服务网上注册志愿者4.6万人,开展了“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暨“峄城新时代小城故事”等百姓宣讲活动,形成了“胜利渠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东金之声”“民事直说”等基层宣讲品牌项目50余个,累计宣讲720余场次,受益群众65000人次,真正让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立足活动支撑

村居“活”起来了

       9月30日,古邵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孙法明在“峄览”APP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上看到了一份志愿服务“点单”:古邵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公开招募志愿者参与。孙法明点击了预约键,和他一起预约的还有20余人。当天下午,他们来到古邵镇敬老院,给这里的51位孤寡老人送去了米、面、油、水果、月饼等价值两万余元的慰问品,和他们一起过了一个团圆节。

       依托“峄览”APP,积极探索建立新时代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志愿服务信息化流程,是峄城区探索文明实践活动网上网下无缝对接,让文明实践工作“活”起来的一个成功案例。峄城区利用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实现了志愿服务“供给侧”和基层群众“需求侧”之间的精准对接,真正把“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

       今年以来,在全区组织开展了“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零酒驾”创建、“戏曲进乡村”、“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全民健身志愿宣讲”、“聚力改革攻坚突破”演讲比赛、“全国科普日”宣传等区级集中性文明实践活动8场次,带动各村级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达2570场次。形成了“四点半课堂”“大放艺彩”“幸福食堂”“桑榆满霞,红色导游”“榴园无孤”等百余个基层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立文艺队伍,各村居开设“百姓大舞台”,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戏曲(电影)进乡村”“峄城欢乐汇”、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送戏曲进乡村”活动170余场次。截至目前,峄城区获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各1个,获市级“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各2个,7名志愿者获市级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称号。

助力产业培育

村民“富”起来了

       “我在这种了30多年石榴,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今年的‘秋艳’还没等10月份上市就已经被抢订一空,售出繁育的苗子5000多棵。”金秋十月,谈起今年的石榴销售情况,果农李志保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在村里有了文明实践站,每年都有技术员提供免费培训,我们只负责把石榴种好,剩下的事情不用多操心。”

针对石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峄城区建立了由“土秀才”“土专家”组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师队伍,开设公益培训、法治讲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宣讲农业种养实用技术等知识,创新产业项目振兴路径。

       近年来,峄城区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广大志愿者围绕疫情防控、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组织开展各种文明实践活动。在榴园镇贾泉村,培植了“一林一园一泉一车间”产业项目,为村集体年收入增加20万元,解决了30多名贫困户就业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贾泉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之路”。在古邵镇程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打造了党员教育、红色传承、观光旅游、民俗民宿四位一体的文旅产业,接待培训参观群众1.5万余人次,开发文创产品,举办“程庄之夜”美食娱乐嘉年华活动,设立地摊式便民集市,叫响了“一次程庄行,一生好前程”文化旅游品牌;在阴平镇东金庄村,打造“乡村振兴、志愿先行”特色志愿服务品牌。以合作社为基础,成立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协助发展循环农业,推行订单式作业,并帮助农户与商家建立稳定供销关系。在峨山镇周庄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地,通过“党员+项目+贫困户”,大力发展休闲垂钓园和蔬菜葡萄采摘园,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赵峰 汤锦阳)


 
 
更多>同类文明实践

推荐图文
推荐文明实践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