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关于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的建议 ——以台儿庄邳庄镇为例

   日期:2019-12-02     来源:枣庄政研    

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升级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山东省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今年3月,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发布文件:在全省启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工作,确立了到2022年创建省级示范区100个、市级示范区200个、县级示范区300个的目标。8月15日,经县级组织申报、市级审核推荐、省级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批准了4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名单,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示范区和山亭区环岩马湖-朱山流域示范区榜上有名,作为我省首批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之一开展创建工作,创建期限为1年,由各县(市、区)负责组织开展创建。其中,邳庄镇的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很有启发意义,市委党校课题组对其考察总结并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一、邳庄镇的做法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集中优势资源创建示范区

台儿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给予邳庄镇较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支持。邳庄镇党委一班人干劲十足,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开展。首先,邳庄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区八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求,以工业化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黑小麦基地和农业体闲度假区建设。利用项目资金完成了季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中水回城等工程,采取土地流转、产业招商等方式,完成了斗沟500亩萧逸园生态园林、边庄500亩家庭农场、涛沟桥500亩特种水产养殖、现代渔业二期等一批特色农业项目建设,这为创建示范区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邳庄镇被确立为省级森林小镇,并有配套政策与资金支持。目前,邳庄镇的森林植被水域等生态环境优良,风景极为优美,为创建示范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三,山东省派驻枣庄市台儿庄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就住在邳庄镇,该服务队是由省水利厅副厅长带队,五个省属部门派人组成的工作队。他们不仅给予邳庄镇重要的工作指导,也带来了资金和人脉支持,这使得创建工作如虎添翼。

(二)目标明确,规划先行,发展特色农业

邳庄镇科学规划,打造特色亮点的工作做的有声有色。一是水陆交融的“田园综合体”极富特色。邳庄镇素有“江北水乡”之称,生态环境优美,一年四季皆景。境内水系纵横,其中一川如画的涛沟河横贯全境16 公里,衍生出国家级原生态湿地----涛沟河湿地,处处呈现出“习习微风里,尽兴御兰舟,极目藕花艳,漫天鸥鹭旋”的画面。近年来打造的数千亩七彩花田、两万多亩生态稻田和数十里彩虹绿道,成为邳庄镇生态新高地,吸引了水雉、野生白鹭、长腿鹬等珍稀动物在此栖居,山东台、中央台都曾对这里的生态环境进行过专题报道。



涛沟河风景区

二是“特色三产”融合发展。一产千亩精品水稻示范园。邳庄镇在尚庄村流转土地1000亩,作为水稻品种改良、稻田立体混养、水稻彩绘观光的重要基地;成立“三水农业”专业生产合作社,培育了新的农业经济主体;尚庄村流转土地每亩流转金1100元/年,实现了农民增收。二产建立邳庄镇中等规模打米厂。投入资金600万,购买了打米机。统筹开展稻米加工、包装、存储、销售等工作,开发生产“涛沟人家”绿色生态大米。三产稻田观光、销售网络拓展。根据规划,对常规水稻秧和彩稻秧进行交错插秧,已形成一幅绚丽的稻田彩画艺术,水稻彩绘字画艺术将成为邳庄镇一张新的旅游名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涛沟桥大米”、“涛沟人家”咸鸭蛋等登上山东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入住美鲜商城,成为绿色农业拳头产品。


邳庄镇千亩精品水稻示范园中的巨幅稻田画

(三)突出文化底蕴,打造旅游品牌

邳庄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示范区内人类居住历史可上溯到远古,境内发现的赵村遗址即属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岳石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境内多处文物保护地点也验证了人类从秦 汉以来长期居住于此的事实。全镇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涛沟河沿线,有古村遗址、墓群遗址和寺庙遗址等。尤其是涛沟老桥遗址、屈原沧浪踏歌等文化资源,为“水墨涛沟”、 “沧浪人家民宿”等文旅项目的打造提供了文化依据,注入了发展活力,拓展了发展厚度。在此基础上,“七彩邳庄”文化旅游品牌愈加闪亮,依托葡萄主题公园、1000亩精品水稻示范园等农旅融合项目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打造了阡陌韩场、毓秀黄林、田园燕井、水墨涛沟、涛沟古桥、汉韵马庄等美丽乡村。目前沧浪庙村和涛沟桥已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特色村。近期,邳庄镇在每一个交通枢纽的链接点,都设置了具有文化内涵的景点标识牌,让即使走过路过的人们,能一目了然示范区内的旅游亮点。示范区在下一步将成为近郊游和乡村游的新高地。此外,邳庄镇交通优势明显,邳庄示范区是台儿庄区东大门和北门户,东、南与江苏接壤,南邻京杭运河,运河西端与微山湖相连,南与陇海铁路相近。区内水陆交通纵横交错,交通极为便利,能充分保障示范区创建和未来发展的交通要求。

近年来,成功举办四季涛沟河采风、中国・台儿庄河钓大赛、鲁南休闲垂钓大赛、运河岸边・油菜花儿开文创摄影、金秋涛沟河・醉美乡村游、提子葡萄采摘文化旅游节等影响力大的文体活动。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创造优良生态环境

邳庄镇示范区内沟河纵横,水资源丰富,境内坐拥5公里的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5公里微山湖引渠(胜利渠)横穿东西与16公里南北向涛沟河相连,创业渠贯通南北与小季河相汇,境内河流纵横;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又为古运河赋予新的内涵。为创建示范区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是示范区内绝大部分流域面积,无工业“三废”及生活污水污染。2014-2017年,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农业开发资金、先后完成新沟河综合治理、大黄庄片区5000亩、赵村管区7000亩、邳庄管区1万亩高标准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提水站10座、 生产桥15座、生产路15000米、U型24000米。目前项目区内土地实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网络格局,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项目区农民科学种田意识强。1998年以来,在农业部、省农业厅、山农大等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水稻、水稻蟹、水田藕等“无公害”基地开发、农民经过培训、掌握了无公害栽培技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2012年经山东农业环境检测站 对项目区内水、大气、土壤质量检测,符合省级无公害标准,适合优质果蔬等特色产业和无公害业的发展。

(五)依托科技人才支持,培育新型农民

坚持“科技兴镇”战略不动摇。近年来,邳庄镇以推广特色种植业为突破口,开发、挖掘当地技术人才,着力培育科技型农民。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技能培训。以“农民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和“远程教育”为依托,广泛开展“人手一技之长活动”。采取“定单式”培训方式,分期分批对农民种养技能进行培训。二是坚持政策鼓励。制定科技致富带头人奖励办法,通过举办科技擂台赛、评选科技明星等措施,每年都对贡献大、帮扶作用显著的技术性农民进行表彰奖励。三是搞好结对帮扶。积极引导这些“能人”与农户结成对子,为农户传授致富技术。示范区内已成立绿色水稻协会、特色富硒黑小麦种植协会、花卉苗木种植 协会、蔬菜协会等8家。同时为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检测,又投资20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四是充分发挥外来资源优势。依托省派驻乡村服务队,搭建省农科院、水科院灌溉和蔬菜种植专家常态化帮扶指导平台,联系对接省农科院专家学者一名、水科院专家学者一名、水稻种植专家学者一名。大胆使用优选生、大学生村官,利用他们敢于创新、思维敏捷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现代农业。

进一步创建齐鲁样板示范区的建议

1

(一)科学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引领。

一是全面夯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政府在科学统筹、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强化组织引领,严格实施创建方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镇政府负责、全镇协同、村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立法决策与规划决策,发展决策的有效结合。将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镇主要领导要靠上抓,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并全面负责政策落实、资金配套、物质保障及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三是加强分管部门的组织协调。创建工作由多部门协同进行,要有一个总负责机构,避免各部门“各自为政”,减少内部力量消耗。要充分发挥五大振兴专班的作用,细化工作方案,制定专项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责任制,及时调度,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落实到人,并做好督察工作。

(二)政策资金专款专用,拓宽社会融资渠道。

一是确实用好政策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政策资金不被截留,增加项目投入。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群众以自主开发、联户开发或合作社组织的形式进区种植。通过多方式吸收社会、团体、个人的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上来,完善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形成建设的合力,促进乡村振兴。三是注重政策倾斜,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从财政、土地、管理、建设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财权、事权相统一,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链。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结合乡村实际,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明确权属签订合同,规范管理,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把流失的资产、资源 “关进集体的笼子”,对清理出来的零星地,全部以合同形式固定下来,有利于保障创建示范区用地的供给。

(三)坚持绿色发展,严格招引项目

一是招引的建设项目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招引有升级空间的、便于结构调整的产业,比如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高科技智力成果主导的项目。不要以环境的破坏来发展经济,也不要以经济的发展来反哺环境。坚决摈弃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不惜破坏环境为代价,走从前的老路,让子孙后代买单的思想。二是按照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在引进项目签订合同条约时,要严格审查合同条款的规范化、有利性、合法性,按照现代化公司管理制度去运作。具体体现在股权占有比例、经营管理权限、资金分红等方面。不要局限于当前利益,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全心全意为乡镇、为集体着想,尽快形成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优势,实现枣庄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本土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或引进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乡土农业人才和引进外来人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完善人才主体对私利的追求与机构、政府、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机制,并且这一制度要与其他制度有良好的耦合。比如,针对人才引进的条件、家属就业安置、孩子的入学、家庭的住房问题,都用制度严谨且全面的规范,且发挥激励功能。解决真正想为农业、农村、农民干实事人才的后顾之忧。当然,也得严格制定使用目标量化机制。比如,人才引进后,你要在这个地方至少工作多少年、几年内要做多少项目、写多少调研报告、实现多少项目的创收,也都规定的明明白白。招收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没有制度化约束的工程,都不是好工程!二是培养农民闯市场能力。在实施现代农业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有机食品,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先进市场经济理念、市场营销信息,积极帮助农民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一定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经验的市场经济主体。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在项目区加强果蔬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并且帮助农户具体的运作,从播种到收获科技指导人员都要不辞辛苦的跟进,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农业增产増效、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把这项工作纳入扶贫计划中实施,效果会更好,让农民既有尊严,又能获得幸福感。

(五)因地制宜,整合优势,注重辐射效应

乡镇要因地制宜,整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文旅资源等创建优势,在创建工作中注重对周边乡村或城镇的辐射效应,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一是构建“大环套小环,小环串末梢”三级路网体系。一级即“大环”,发挥田园漫行主环线功能,沿途风光多样化、骑行体验美景的景观环道;二级即“小环”,发挥各特色片区内小型游览环线功能,体现代表片区内部旅游特色的景观环道,直接串联片区内最主要的旅游资源节点;三级即“末梢”,发挥各特色片区内部自由式小支路网功能,也是二级环线的延伸,连接环线无法直达的资源点。二是整合文旅资源、构建特色旅游环线。构建优美文旅环线,让每一个串连景区资源点都显山露水,放大对游客的吸引力。构建便捷、畅达的交通体系,对外引导有序、对内疏解分流,让游客进来玩得转、出行品质佳。展现多样性地区景观风貌,结合各区主流景观风貌特色,塑造风格各异的游览体验, 展现田、水、村、林的美好画卷。打造慢游、慢生活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功能,营造吃、住、玩一体、悠然自得的慢生活游览体验。重振民俗、宣扬当地风土人情,保护非遗,重振手工与民俗,通过旅游展示宣扬 当地传统文化与民俗。

(六)搞好宣传工作,形成浓厚氛围。

把样板示范区建设作为今明重点工程的重中之重,做到部署、落实、检查、总结、宣传相统一。充分利用多种平台和方式,通过组织专家下乡镇调研、拍摄电视宣传片、推送传媒文章、互联网销售与宣传、举办各类文旅活动等,大力宣传建设现代农业项目的政策和示范区创建的成效,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努力营造有利于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宣传氛围,推动枣庄创建更多更好的齐鲁样板示范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