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关于推进街区更新的10条政策建议

   日期:2019-11-26     来源:枣庄政研    

从旧城改造到街巷整治再到街区更新,街区治理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相较于以前,街区更新已由单纯的环境整治向社会、文化、经济和城市治理等内涵式、全方位的城市更新转变,整体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

(一)提升街区文化内涵。挖掘具有街道特色的街区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培育良好的街区文化、楼门文化,不断优化人文环境、提升文明程度。合理利用历史街区、民宅村落、闲置厂房兴办公共文化项目,推进综合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提高使用率。推进特色街区、里弄、胡同、院落、楼门建设,挖掘和激活社区文化资源,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推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打造文化体验式商业街区。侧重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字号、古玩、非遗传承人等业态,鼓励具有文化创意特色的各类商业形态参与,力求使街区形成一个有利于促进沉浸式旅游、具有浓厚文化价值的生活共同体。

(二)打造街区品质消费新场景。塑造业态多样、活力独具的街道场景,满足多样化消费、体闲和体验需求,让城市静下来、慢下来(慢街素院)、暗下来(暗夜保护)、活起来(活态保护)。引入消费型定制的知名电商线下体验店、组合式创意集装箱、互动打卡装置、景观及灯光工程、便民服务的增设等,将街区打造为兼具时尚生活与文化内涵的都市会客厅。引进新零售模式,支持老字号发展电子商务及特色商品专营,促进品牌下沉和文化传承。以文化产业和体验式消费为重点,探索零售商业向文化娱乐产业的转型,形成特色化全天候全周期品质商业经济圈。

(三)探索建设国际化街区。依托产业发展,提升打造产业集聚型国际化街区。依托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国际化街区。积极引导国际机构、双创企业入驻街区,集聚全球先进技术、生产要素与高端人才。吸引国际会议、会展和文体赛事落户街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街区中外交流活动品牌。创新涉外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国际教育与医疗水准,增加国际公共服务供给。通过“青年公寓”“共享办公等引入新人群,让新居民与原居民做邻居,为街区注入新活力。

(四)推进楼宇品质提升改造。对街区内重点楼字进行绿色、友好、智能化的改造,建设和培育金融楼商务楼、科研楼等特色商务楼宇,实现高端业态集聚。对设施陈旧的老楼字,鼓励楼宇产权方、运营商升级改造,提升楼宇硬件水平和载体功能。统筹协调各街区,避免同一区域楼宇功能雷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加强楼宇周边环境整治,着力解决楼宇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加快楼宇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满足楼字企业员工就餐、娱乐、健身以及养老照顾、“最柔软群体”看护等最民生需求。

(五)强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完善街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引导街道参与学区规划建设,提升区域整体教育质量。以规范化社区菜市场、大中型综合超市升级改造为抓手,搭载多种生活性服务业业态,推动“互联网+ ”与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街道养老护小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护小服务驿站需求全覆盖。以紧密型医联体为载体,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便居民就医。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更新老旧设施,增加街道建筑小品与构建,分类施策,提升街区活力。加强停车管理,建设立体停车楼、地下停车场,规范管理停车秩序。根据街道的沿线功能和场所活动建设生活型街道、景观型街道、产业型街道等场景,利用腾退空间补足民生需求,布局便民服务网点或优质业态,整体改善提升街区生态,助力城市复兴和振兴。

(七)增加街区公共空间。结合街区内人们活动方式,在未合理利用的边角地增设公共空间节点,在整体片区层面形成公共空间网络。加快推进架空线入地、配电箱体“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疏解腾退后的零星空间,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加快新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开敞空间,注重与街道景观体化打造,营造开放共享、绿色健康的街区空间。

(八)健全街区责任规划师制度。为街区规划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为政府、公众、专家和规划师构筑平等对话的途径,尊重市民对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优化街区规划建设管理,推动规划有效实施。鼓励引导责任规划师以技术顾问的形式介入,全程参与街巷设计和实施,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和完善街区导则,修复街区生态,恢复“慢街素院”的历史风貌,不断提升街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行街巷长制、路长制,建立小巷管家队伍。

(九)创新街区更新思路。探索“还原市井生活的文化场景+具有前瞻性的商业业态+历史街区建筑空间”的街区更新模式,注重建筑、文化与商业的融合,实现业态共融。注重活态保护,突出“留人、留形、留神韵”,力求“见人、见物、见生活”。统筹推进文化传承、风貌保护、业态提升、便民网点配套等重点任务,打造精品院落、精品街巷、精品街区。每个街道要确定本地区街区更新的重点街区和重点项日,有计划地加以推进,先一楼一院,再一街一巷,然后再连接成片。

(十)创新街区更新技术路径和保障机制。建立区级统筹、街道主体、部门协作、专业力量支持、社会公众及民间组织广泛参与的街区更新实施机制,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模式,推动街区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更新。成立街区更新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各街道与部门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组织例会研究,开展专题调研、及时通报信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深化准物业管理,建立居民自管机制。建立街区治理创新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合作,促进居民、设计师等各方积极参与更新工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