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枣庄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日期:2023-09-25     来源:枣庄发布    

       9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走进基层一线”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在山亭区翼云广场现场介绍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枣庄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兆海 市委农办副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希荣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洛彩 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农机推广科科长、三级研究员

       陈文峰 山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6年向全国广大农民群众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爱、对三农干部的真挚关怀。

  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今天,我们在山亭区举办“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秋季“黄河大集·福乐枣庄”启动仪式,与广大农民一起庆丰收、晒丰收,与大家一起话丰收、享丰收。本次活动由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农业农村局、中共山亭区委、山亭区人民政府主办,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充分体现粮食丰收、政策宣介、农耕文化的内涵,展现全市“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以及城乡共庆共祝共享丰收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聚焦“强工兴产、转型突围”重大战略,围绕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农业转型发展示范样板”的目标定位,扎实做好农业稳生产、保供应、绿色化、低碳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各项工作,农业生产呈现“稳中提质、持续向好”的势头,我们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年景。

  一是夏粮喜获丰收。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进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吨粮”“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今年开春以来,全面开展“科技下乡·稳粮保供”大行动,广大农民积极落实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小麦顺利返青。狠抓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争取中央、省、市配套资金及整合其他资金近2000万元,实现“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多管齐下提升夏粮单产。2023年全市夏粮面积210.37万亩,总产量91.25万吨,单产433.74公斤/亩。夏粮面积、总产量、单产不仅均较上年增长,实现了“三增”,而且总产量、单产均创近17年来的新高,夏粮总产量、单产增长幅度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位列全省第6位、第5位。

  二是秋粮丰收在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粮食安全工作要求,抢抓夏播好墒情,压茬推进秋季粮食作物播种,240余万亩秋粮均实现适期适墒高质量播种。继续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围绕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目标,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到基层到地块到种植主体,完成种植面积5.3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5万亩种植任务。组织农技人员分组包片深入到基层,先后举办不同形式的技术培训20余次,印发技术要点10余期,开展赶科普大集10余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扎实推动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开展玉米“一喷多促”60余万亩,开展施肥、浇水、防治病虫等400余万亩次。争取国家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县落户滕州,安排资金3000万元,规划建设高产创建样板田和示范区共10万亩。目前,全市秋粮已陆续收获,预计全市秋粮总产可达96万吨以上,有望再夺秋粮乃至全年的粮食丰收。

  三是“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全市各级紧紧围绕“菜篮子”产品供应大力发展畜牧渔业和蔬菜产业。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畜禽养殖大棚2万平方米、新增水产工厂化养殖面积1万平方米,新增9处省、市级智慧牧业、智慧渔业应用基地。坚持从源头抓起,解决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全市新建1处一级种兔场,滕州黑盖猪养殖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核心育种场,“枣庄孙枝鸡”申报地方遗传资源工作扎实有效推进,预计年底前有望实现突破。生猪生产基础更加稳固,保供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2处能繁母猪繁育场,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5.23万头,完成省里下达保有量任务的110%。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192吨,同比增长7.69%,增幅居全省前列。组织开展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引导蔬菜生产主体根据季节特点,结合市场监测形势,合理组织蔬菜种植,及早做好恶劣天气和病虫害监测预防。旺达、山亭彼德利、泓安等蔬菜种子种苗企业稳定生产供应,台儿庄区等地积极发展“按揭农业”,有效提升了设施蔬菜发展水平,促进了全市蔬菜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蔬菜产量达285万吨。

  四是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部署要求,制定《高质高效农业产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之以恒培育壮大高质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规模质量。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强链行动,围绕我市农业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县域一特色”的发展思路,重点打造滕州马铃薯、峄城石榴、城头豆制品加工、中国兽药谷等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上中下游相互承接的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提质行动,精心谋篇布局一批规模种植养殖、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重大项目,紧盯全市74个、投资91.4亿元高质高效农业产业类重点项目,落实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早建成快见效。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数字赋能行动,积极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构建乡村产业大脑,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强化马铃薯、石榴、火樱桃等单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全力增强要素资源整合力度。严格落实县级干部联系帮包、重大项目联席会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对标“登高”计划等机制,对项目建设的“疑难杂症”实行市区联动、提级办理、顶格协调,帮助企业纾难解困,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

  五是绿色低碳农业卓有成效。积极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37.3万亩,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幅度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的区(市)被列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进县,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9%,高于全省8.2个百分点。创新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2021年以来植树造林4.3万亩,治理河道57条、山体55处,建设高标准农田42万亩。通过控增量、挖存量、促集约,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19万亩。368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建设了国内首个兽用生物药品园区—中国兽药谷,为发展绿色畜禽业搭建了高端科研生产平台。深入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是全省两个废弃农膜回收贮运整建制试点市之一。积极打造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21个,滕州市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市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达到73个,“厚道枣庄人、放心农产品”整体品牌逐渐打响,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五区一市全覆盖。

答记者问

       01、山东法制报记者: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请问我市是怎样开展丰收节庆祝活动的?

  王希荣: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它能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业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枣庄市主会场活动以“1+8”的形式开展,即1个主场活动开幕式,8个分支活动包括预制菜产品展、秋季“黄河大集”品牌农产品展、非遗民俗体验展、现场直播带货、金融(保险)助农服务、农民趣味运动会、第十届中国枣庄梅花山山地自行车赛暨山亭首届板栗文化节等。我市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主题展区亮点纷呈。在丰收节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设置了六大主题展区,安排展位109个,将涛沟桥大米、刘村酥梨、滕州马铃薯等枣庄特色农品,枣庄辣子鸡、黄花牛肉面、张汪板鸭等地域知名预制菜品,以及伏里土陶、泥塑、剪纸、糖画等各类非遗文化奉献给广大消费者品鉴。同时,邀请知名网络主播、各大媒体现场直播带货,推介我市特色农产品,对接农行、平安财险等公司展示金融助农、保险助农产品,充分展现枣庄市特色农产品品类之盛和产业兴农的蓬勃之势。

  二是授牌仪式激励先进。现场将向我市6名获得山东省第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骨干监管人员”及镇(街)“过硬监管人员”的个人、6名获得第四批枣庄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代表、4家获得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单位进行颁奖授牌,以此激励更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三是庆祝活动形式多样。各区(市)还将分别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丰收节庆祝活动。滕州市开展“十佳优质农产品”授牌、发布乡村休闲游精品路线、乡村文艺展演,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集中宣传推介80余种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及旅游商品,进一步提升滕州市优质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薛城区开展预制菜联盟揭牌仪式、趣味运动会,举行重大涉农项目签约等,推动农旅结合、产销结合。市中区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新能源汽车下乡展销等活动,展示乡村振兴成果,提振消费信心。

       02、鲁网记者:全市“三秋”生产已拉开序幕。农机又是“三秋”生产的主力军,请问,目前我市农机准备情况如何?

  王希荣:市委、市政府对做好“三秋”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要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带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农机的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组织好机械化抢收抢种工作,坚决打赢“三秋”生产这场硬仗。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及早开展农机具调度、检修工作。今年“三秋”生产,我市计划上阵玉米联合收割机4200余台、拖拉机1万余台、深翻整地机械5800余台、小麦播种机1.38万台。已累计检修玉米联合收割机3300余台、拖拉机7200余台、深翻整地机械4800余台、小麦播种机9500余台,确保作业机械状态良好、秋粮颗粒归仓。

  二是落实农机用油优惠政策。同商务部门、中石化、中石油联合开展2023-2025年农业用油惠农保供活动,设立53家农机加油保供站,建立农机加油“绿色通道”,开展“三秋”期间农机用油保供工作,实行“三秋”生产期间农机加油优惠政策,鼓励开展送油进村到田服务,防止出现油品紧缺,保障农机作业用油需求。

  三是推进秋收、整地、播种质量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玉米机收减损、深翻整地、机播质量提升等关键技能培训,发放技术宣传资料,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24次,培训农机手1100人,不断促进农机作业安全精细高效、提质减损。

  四是提升“三秋”生产服务水平。加强同气象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微信、短信和媒体等多种渠道,建立极端天气预警机制。梳理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粮食烘干中心、农机加油保供站、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信息,编制生产服务手册,绘制“三秋”生产农机化服务点位图,设立24小时值班热线电话,提升农业机械服务保障能力,确保“三秋”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五是增强农机应急作业能力。加强农用水泵、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应急农机设备调度,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组织,不断增强我市农机应急作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准备应急农用水泵3.6万台、履带式收获机460台,粮食烘干中心(点)33个,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39支。同时,加强区域协调配合,总结推广麦收期间滕州市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市场化协作机制,积极引导烘干基地为河南提供小麦烘干服务,全力支援河南做好湿粮抢收烘干工作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经验做法。

  六是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部门联合,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对未按规定粘贴反光标志、未配备灭火器、违法载人、违章驾驶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农机安全宣传力度,采取农机事故案例分析、农机手现场说法等形式,在《安全与你同行》栏目宣传农机安全应急知识,提升农机手安全生产意识,营造浓厚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农机安全宣传49次,培训1600余人,组织开展农机应急作业演练14次,发放宣传手册1万余册。

       03、大众网记者:提高粮食单产是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手段,请介绍一下我市玉米单产提升的工作情况?

  王洛彩:自2023年起,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我市也积极行动,扎实推进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单产提升行动,并取得可喜成效。

  在今年小麦夺取丰收的基础上,我们主攻玉米单产提升。在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经过积极争取,今年滕州市被列入全国19个玉米单产提升项目县之一,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3000万元,开展10万亩夏玉米单产提升示范推广。滕州市在5个粮食生产重点镇共规划建设1000亩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样板田,在粮食主产镇规划建设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10万亩,重点开展合理密植、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水肥精准调控、地力培肥、病虫绿色防控、抗逆栽培等关键技术示范,重点在田间建设水肥一体化灌溉首部和滴灌管道,样板田的玉米种植密度已由原来的4000余株加密到6000余株,示范区内开展示范的地块玉米种植密度也达到5000株左右。

  目前,玉米已陆续进入收获期,项目区内关键技术运用到位率高,加之玉米生长关键时段雨水丰沛、光热适宜,密植的玉米普遍长势良好,高产示范地块增产效果十分明显,项目区内玉米每亩增产100公斤以上的目标有望高标准实现。届时,我们将邀请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来我市现场测产,对增产效果进行认定。

  我市以推进滕州市实施国家玉米单产提升项目为龙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玉米单产提升大培训、大宣讲,组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培训,帮助基层干部群众掌握先进的单产提升技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玉米高产竞赛活动,鼓励广大种粮农民应用高产栽培技术,积极争创高产纪录,扩大了示范带动效应,在全市形成了提高玉米单产的浓厚氛围。

       04、枣庄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山亭区是农业大区,请问山亭区在培育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方面上做了哪些工作?

  陈文峰: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项目引建、产业发展、龙头培育、品牌争创上下功夫,不断培壮高质高效农业产业。

  一是坚定不移抓招商建项目。新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4.9亿元;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8.5亿元;正在洽谈项目1个,计划总投资2.12亿元。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参与固投项目3个,固投占比1.0%,增长率14.5%。新增市级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2个、市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1个。

  二是坚定不移抓产业促发展。17家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达10.38亿元,新增加产业链企业2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改造果园8000亩,新创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处、农业产业强镇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省级认定,新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冯卯镇梅花鹿)。

  三是坚定不移抓培育强龙头。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新增规上企业2家,总数达9家;新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彼德利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78家,认定区级示范社(场)21家,新增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生态农场1家。城头镇(豆制品)获评2022年度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

  四是坚定不移抓品牌扩影响。深入实施品牌创建行动,新增绿色食品2个、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4个。“美早”甜樱桃荣获2023“山东农技杯”樱桃大赛优质奖,枣店香大红枣合作社的长红枣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发布会后,各级媒体记者跟随现场解说员参观各主题展区。



(https://mp.weixin.qq.com/s/rSFALma88jaHQpVK0wc0XQ)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