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以来,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根据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求,认真研究、科学谋划,扎实推进河南村、马庄村两个试点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宣传发动,营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浓厚氛围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安排布署,利用周一晚课堂、周一例会传达学习国家、省、市、区相关文件。结合网络诚信宣传日、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兴商宣传月等,开展诚信专题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典型案例。通过广播喇叭、网格员入户、微信群、公众号营造“信用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镇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建设社会信用宣传一条街,通过绘制墙体画、安装宣传栏、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无死角”宣传。已绘制墙体宣传画50余幅,安装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栏2个,悬挂宣传标语30余条,现正在喷绘永久性墙体宣传标语。
多措并举,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
镇级层面制定了《西集镇信用“进农村”工作方案》《西集镇农村居民信用管理办法》《西集镇农村征信管理流程》等系列文件。河南村研究成立村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和议事会,并制定有关操作规程,确保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组织人员到村现场办公,建立18岁以上村民信用档案,组织村民签订承诺书。设立信用积分超市,根据积分分值合理设置兑换物品,完善积分兑换激励机制,让诚信“有形”更“有价”,充分激发信用红利,吸引更多村民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挖掘亮点,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抓好抓实
先期推动一批“信用+”场景应用,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人居环境、门前三包、志愿服务、三夏防火、秸秆禁烧等工作。村级定期组织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活动,按规定予以赋分,每季度开展一次积分兑换活动,年底对“守信模范”“诚信之星”等诚信典型进行表彰,让群众看到实惠,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创新扩展一批“信易+”信用惠民应用场景,除“信用超市”外,村两委和村理发店、农资超市联合设立“爱心发屋”“爱心农资超市”等拓展服务点位。推广“爱心免费耕种服务”等惠民措施,信用等级三星级以上的村民享受村集体两季的免费耕种服务,进一步激发群众知信守信用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