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台儿庄区马兰屯镇:融合发展“农业+研学”,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3-07-17     来源:枣庄改革 政研    

       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农、文、旅、教融合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能优势,努力走出一条“农业+研学”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统筹引领,下好“先手棋”

       随着研学市场持续火爆,农事体验、农业科普形式的研学成为市场选择新热点。一是强化“主心骨”作用。经多次论证、研判,马兰屯镇党委、政府制定《马兰屯镇特色农业游学精品路线方案》,成立交通安全、应急救援、信息反馈等6个工作组,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成立研学工作队伍,抽调武装部民兵训练教练员开展研学户外拓展训练。培养专业讲解人员,设立研学产品创新小组,成立研学直播团队,在研学领域尝试性探讨做试点。二是实行研学点“差异化”发展。根据各自地理位置优势、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实行“一点一特色”发展。重点突出祥和乳业的奶牛养殖、西张庄的“二鬼摔跤”、智汇云田的数字农机、西刘庄的牡丹花海、运丰良蔬的蔬菜种植、康来苑的特色采摘户外课堂等,开发以特色农业为主,结合红色文化传承的精品研学课程。三是创建“多方共建”机制。构建“政府+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建立研学点负责和五大振兴牵头部门联村指导机制,采取常态督导、现场办公、适时通报、年终考核等措施,激发提升研学品质动力。建立政府奖补引导、农村集体和企业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聚力打造特色农业研学路线。同时邀请古城旅行社等机构参加旅游线路推介会,抢抓发展机遇,聚力打造符合研学市场的特色农业科普课程。

融合发展,奏响“交响曲”

       抓住阿里山路两侧特色农业主线,围绕“农”字做活研学,明确特色奶牛养殖、按揭设施农业、数字农机、牡丹种植实操、果蔬采摘户外课堂、非遗文化传承六大特色农业研学课程方向。目前,共接待党员培训、研学团队100余场次,接待人数10000余人。一是顺势而上,凸显特色农业优势。依托全流程设施蔬菜、乳肉牛产业一体化、土地集体规模化种植三大特色产业,增强农文旅教融合发展,开设精品研学课程,亮出马兰特色品牌。紧紧抓住全区“按揭农业”核心示范区发展定位,运丰良蔬全流程设施蔬菜特色产业,开设蔬菜种植科普课程;依托鲁南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祥和乳业,开设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全产业链科普课程;依托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示范社、全市农机保有量第二的晋锋合作社,结合北斗擎天农业数字服务平台,开设数字农机研学课程。二是延长产业链,激发新经济增长点。康来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真仙美”桑葚酵素、桑葚酒等系列农创产品,开设桑葚功效及果蔬采摘户外课堂,共接待光明小记者团队及中小学研学团队3000余人,增加产品创收5万余元;西刘庄地处台儿庄北高速出口,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建设乡村旅游“一村一品”特色项目,现种植牡丹150余亩,并建有花海迷宫一处,通过研学课程开设,带动增加游客3000余人。三是创新业态,增加农村集体收入。充分挖掘西张庄村非遗传承文化价值和红色双渠文化资源,打造振兴馆、双渠广场、把戏广场。充分利用村内坑塘互通资源,发展自由垂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西张庄村在全区率先申报市级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延伸开展培训游、研学游,承接团体培训68期,增加村集体收入5.4万元,成为乡村振兴典型村、样板村,得到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文旅项目资金,投资15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张庄食堂一处,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打好马兰屯特色农业研学发展接待能力“准备战”。

要素聚集,打好“组合拳”

       一是强化资金投入、破解发展难题。突出“产业承接地、古城后花园”功能定位,结合乡村振兴、文旅、环保、农业项目,共整合资金16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及研学路线打造。借助古城和境内4A级运河国家湿地公园溢出效应,暑期计划与古城集团合作,结合台儿庄古城及运河湿地开发暑期研学产品。二是积极动员,打通人员堵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作用,动员村内志愿队伍,培养各点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研学工作,主要承担研学过程中路线对接、课程讲解、户外拓展、人员组织工作。加强研学人员自身素质建设,积极参加研学游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形式使学员能够主动了解马兰特色农业知识。着力培养带头人,不断研发马兰特色课程,多形式、多角度宣传马兰屯特色农业文化,传承马兰屯红色基因。三是探索技术,注重课程研发。针对学生年龄段、兴趣点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及实践,并找准贴合学生实践要求的点进行课程研发。已开发研学课程9门,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设有研学实践教育专员10人,专业研学实践指导老师8人,通过加入高科技农业技术、生产技术、农机数字操控技术,提高课程的科技含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