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庄市薛城区沙沟镇聚焦“信用+”模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下好“三步棋”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发挥诚信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强化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信用体系建设“一根针”,穿引基层工作“千条线”,为群众提高更好的服务和保障,推动全镇社会信用环境、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下好“信用+宣传”先导棋。诚信是善治社会的奠基石,只有积极投身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社会治理才能在上下互动、领域融合的管理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诚信文化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等活动,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和志愿者作用,线下进村入户发放诚信文化宣传单、倡议书、悬挂信用宣传标语。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推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普及信用法律法规知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全镇共制作宣传展板6块、悬挂宣传横幅60余条、发放政策告知书4000余份,各类宣传方式让信用村体系建设走到群众身边,融入群众生活,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工作入脑入心。
下好“信用+教育”关键棋。积极推进全镇干部职工诚信教育工作,定期召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诚信教育专题培训会,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诚信意识和守信践诺水平。重点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等方面开展深度培训,增强党员干部“知信、用信、守信”意识。成立由党委书记和镇长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列为“书记项目”,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建立“联系包挂”制度,明确每个行政村由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及信用宣传员定点联系指导,帮助各村理清工作思路,形成镇村齐抓共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下好“信用+机制”致胜棋。讲诚信、守信用不能仅仅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要落在实际行动上。积极探索创建“信用+”守信激励机制,制定了《沙沟镇镇关于开展“信用+”守信激励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人居环境整治、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为抓手,把志愿活动、帮扶互助等与个人信用相挂钩,实现信用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在郭洼村成立全市第一家“信用超市”,筹划南常西村信用超市的建设,将党员、村民量化积分管理与信用考评深度融合,党员、村民参与“信用+志愿服务”活动,增加个人信用积分的同时融入量化积分管理,用“小积分”激发“大能量”,让志愿爱心由“单向流动”变成“双向循环”,激励党员、村民在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中创先争优。(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通讯员 陈永 王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