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三五成群的游客来到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马庄村游玩、打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蜿蜒向前,沿途果树吐芽,青山叠翠,一群群飞鸟不时掠过。
得益于肥沃的土地,马庄村如今成为当地有名的蔬果种植村。以前的马庄村发展滞后,道路破旧,蔬果外运困难;现在,7公里长的长峪山绿道穿境而过,激发出了马庄村的生机与活力。
前不久,马庄村的6个温室大棚内一簇簇洁白的樱桃花竞相绽放,一阵阵幽幽清香扑面而来。数名工人在树行间依次为花期内的樱桃树进行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能提高樱桃坐果率,30余亩樱桃大概10天时间能完成。”村民王保兵说,“相比于自然授粉,人工授粉可以提高30%左右的产量。今年樱桃的价格能够高一点,绿道通了,游客也能再多一点。”
67岁的村民胡乐莲正在绿道旁的果园里劳作,春节前刚刚修剪完的枝丫已经泛绿,传递着丰收的喜讯。“看长势,今年又是个好收成!”去年,她家的山楂订单接连不断,客商像“抢亲”一样早早预定了山楂。“采摘完他们直接来车拉走,我连运费都省了。”胡乐莲说。绿道修好了,村里的致富路也通了。
“一条绿道,让村里瓜果销售不再发愁!”马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乐说,过去,山上只有小水泥路,全村500多亩的瓜果全靠三轮车往外运。路窄颠簸,好好的瓜果运出来磕磕碰碰,价格上不去。自从绿道修好后,这一问题都迎刃而解。
建设绿道时,胡乐莲积极支持。为了给绿道“让路”,十来万元建的大棚,她直接就拆了。“为啥?这路修好了,果子全都不愁卖了。”胡乐莲算了一笔账:过去,一年30万斤的山楂产量,最多只能卖出去15万斤;绿道修好后,订单销售能达到20多万斤,剩下的瓜果供游客采摘,收入直接增一倍。
长峪山绿道于去年6月修建完工,依山而建的全长约7公里、宽6米的绿道犹如青山绿树之间的一条彩带,连起沿线7个村庄,一步一景,令人流连忘返。
景观瀑布、会师广场、葫芦泉、中陈郝瓷窑、北安阳云品茶马古道文化体验园、尚庄水库……蜿蜒的绿道,连接着村庄、景区、市场,方便了村民出行,唤醒了沉睡的村庄,催生了乡村的“蝶变”。
做活结合文章,让百姓共享生态福利。邹坞镇投资2600万元,对长峪山下的环山路进行全线打造,同步做好山体绿化、林木彩化、道路硬化,同时计划沿线种植桃树、杏树、梨树等经济作物6000余亩,逐步打造“万亩林果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