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枣庄市中区开启高质量发展“黄金时代”

   日期:2022-11-30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一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总有不同的内在力量,顺应时代的潮流,承载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正如枣庄市中区,从曾经质朴的煤城到如今繁华的新城,产业攻坚的战鼓声声,和着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正在展开市中发展的新篇章,并在这个拥有生命的土地上长出新的血脉和骨架,激发未来无穷的想象。

       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往往以数年乃至数十年计。回眸枣庄市中区的发展历程,如果用八个字来形容,便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今年市中区提出了“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战略,用区委书记宋磊的话说,就是要坚持发展与城市建设互动并进,项目突破与城建提升同步实施,不断提高城市吸引力承载力。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疫情影响的重压,市中区展现出了从“探路者”变身“引领者”的强大意志力与行动力,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代”。

       挺起工业脊梁

       来时的路,市中区作为枣庄市委、市政府原驻地与老工业基地,依靠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可以说,“工业基因”已深深印在市中区的发展之中。

       在全市上下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积极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大抓工业、抓大产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中。市中区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3亿元,同比增长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

       值得注意的是,市中区“小升规”培育库中已有14家企业成功升规纳统,中建材光芯、三维海容等14家高成长性企业成功入选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鲁源电器、正凯新材料等4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省“瞪羚”企业。

       在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当下,市中区稳地盘、重调节、挖潜力,实现了工业运行企稳向好,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实现工业强区,就要抓好大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市中区一方面“做好做优”传统产业,推进水泥、钢铁和矿山等重点传统产业的整合与提升,为市中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力;另一方面,“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健全完善区级领导帮包、顶格协调等服务机制,重点项目中期调整后,79个实施类重点项目开工78个,开工率98.7%,完成投资71.4亿元,正凯二期、泉为异质结等投资十亿元以上的新开工大项目进展顺利。

       据了解,市中区92个重点项目中79个实施类项目已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97.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4%。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中兴科学城暨产城融合先行区一期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岳达新能源动力总成及新能源整车一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锂电池及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中盛世电子医疗器械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鼎誉达医疗生产基地项目和总投资4.1亿元的山东华电枣庄银山80MW光伏发电项目6大重点项目建成后将为城市产业壮大、功能提升、民生环境改善提供有力保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显然,布局工业经济发展的“先手棋”,持续给市中区带来了价值反馈,而在未来,工业仍然是推动市中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引擎,拥有丰富资源、雄厚基础、突出优势的市中区,已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并保持着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

       立起产业标杆

       特色明,技术新,则产业兴,百姓富。在工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枣庄的产业结构也在逐步优化,稳步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围绕全区92个重点项目,市中区重点聚焦高端化工、新医药、新材料、纺织服装等优势板块,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市中区放眼长远,高起点推进新型产业培育,突出“招大引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鲁南大健康产业园”“高端纺织服装智慧园区”“淮海数字智谷产业园”“中建材新材料产业园”4个“区中园”,其中,“鲁南大健康产业园”已有中海生物、骏腾医疗、康力医疗等10余个创新型项目入驻,将全力打造成双百亿级生物大健康产业园区。

       招商引资方面,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品质提升项目招引要求,市中区组建了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12条产业链招商小组,聚焦各产业链“头部企业”,进一步密切联系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建材总院、中国兽药协会、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前期有过合作的国内知名企业、院所,深化战略合作,巧借“链主”“龙头”企业吸附力,以商招商拓宽“朋友圈”,加速形成项目配套。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建集群”原则,市中区聚焦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和细分节点企业,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1—9月,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外招商20次,举行集中招商活动6次,签约金额达461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的中国兽药谷(枣庄)项目,为打造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地位的兽药产业新高地奠定了基础。投资122亿元的高效硅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项目完成签约并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省第一家零碳工厂。

       由市中区与北京凡华教育科技集团合作共建的中兴产教融合先行区,旨在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加快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培养实用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尽快补齐市中区职业教育短板,切实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建设未来之城、创新创业之城和现代化产教融合示范区,为枣庄市加快构建“6+3”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和人才保障。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中区建立网络沟通机制,见屏如面创新“五朵云招商”,变“面对面”为“屏对屏”,积极进行“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云落地”、“云服务”。今年以来,采用“云招商”模式,与众数信息科技、广东正大康等十几家企业进行了推介洽谈,跟踪对接20多个重点项目。

       此外,以市南工业园、鲁南水城、中坚1878等闲置资源的盘活为重点,以电子商务、文创旅游、总部经济、市集经济为招引方向,加强与资产方的联系,开展“以商招商”。以胖虎科技奢侈品循环和中安二手车循环为抓手,打造闲置品循环示范区,做强特色品牌,开展二手闲置产业链招商,市中区业已形成人人关心招商、直接招商、支持招商、服务招商的强大合力。

       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中区对纳入“6+3”产业统计的807家企业,全面开展走访、帮扶,聚焦用地、用工、融资等各类需求,及时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为企业营收持续增长保驾护航。积极推进总资金需求167.26亿元的54个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总资金需求12.65亿元的13个贴息贷项目完善手续,补齐要件,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确保“6+3”企业全年营收突破530亿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当市中区成为项目投资青睐的热土,产业结构与营商环境的优化正在为各个项目的落地打造一片茂密的发展雨林。

       提起城建品质

       如何让城市发展有颜值更有内涵?提升做优城市建设品质是关键。

       今年以来,市中区围绕城市品质提升突破,紧抓城市建设载体,聚焦“三河”整治、“三区”攻坚、“八园”提升改造和建设、“多节点”景观打造、“三纵两横”对外交通路网建设,以项目赋能提升老城区地位,挖潜、盘活市中宝贵城市资源,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通过制定《市中区城市品质提升三年实施方案》,市中区重点突出优化新区路网和产业布局、铁路文化公园暨中兴文化遗产公园打造、老城区道路提升改造、齐村、孟庄高速出入口景观提升等内容。建设泉西游园、誉德游园、青檀立交游园等三处公园绿地以及政府西游园、檀北游园、十电游园等15处口袋公园。

       目前,公园绿地建设任务已完成计划的90%,其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把公园建设到市民身边,把绿色延伸到百姓门口,打通绿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进一步挖掘老城区的空间潜力,逐步创新探索老城区更新模式。

       在居民诉求集中的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方面,市中区前岒片区棚改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建材市场片区棚改项目回迁安置区已完成规划选址、土地预审、能评、立项等相关手续,图纸设计已完成;后陈湖棚改项目目前被征收居民已异地安置,下步将继续做好剩余滞迁户拆迁工作。四十一中宿舍、新华南区等29个老旧小区已基本完成改造,完成91%改造任务。背街小巷已完成少年街、保全巷等11条背街小巷治理。

       加快市南工业区转型升级,完善配套设施,整合集聚创新要素,盘活老工业区土地资源。重点弘扬中兴文化、铁路文化,打造产业文化绿廊公园,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并推动传统商圈提档升级,拓展商圈新型服务功能,优化商圈业态,突出商圈特色,增强商贸服务业发展活力。规划设计整合教育、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资源,提升城区服务能力,增强城市宜居性。

       此外,持续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化“路长制+徒步巡查”,严格“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实现城管执法全时段、全区域覆盖。加强主次干道(商业街)、背街小巷及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立面改造,严控新增违规户外广告。

       未来,市中区将持续加大老城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全面提档升级路域环境,做好重点路段关键节点建设。同时梳理现有交通路网,改善城市交通,解决行车难、出行难的问题,同步实施雨污分流、供水、供气、供暖等管网改造。

       “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市中区委书记宋磊表示,市中区作为鲁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城市,处在全市中心城区金三角的顶端,加之历届区委、区政府接续奋斗打下的良好基础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极有利于市中区加快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协作体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唯有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环泽 报道)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