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枣庄古迹——小邾国遗址

   日期:2018-11-11     来源:枣庄文明网    




简介:

       小邾(郳)国是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地处齐、鲁、宋、楚等大国之间的一个诸侯国,小邾(倪)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大体范围为现在的山亭区全部,东达苍山县西部,北达平邑县、费县南缘,西达滕州市中部,南达峄城区,南北长约5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2475平方公里。

       小邾国遗址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东江村东南的台形高地,中部海拔95米,当地人俗称“城顶”。

       1970年代填河造地时,将土台的南半部分铲平,发现墓地1处。墓地北、东、南三面为绵延的群山,西部为开阔的平川,十字河经墓地东侧向南又折西流入薛河。

       2002年,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出土的103件文物,揭开了小邾国神秘的面纱。专家经过两年的考证后初步确认,位于山亭区东江村的东江遗址,就是始建于约3000年前的诸侯国小邾国的墓葬区所在,从而也就确定了小邾国的都城所在地山亭东江村。小邾国的墓葬区所在虽在东江村,明清各版《滕县志》皆记载此为“靴头城”。此地古遗迹众多,土地表面有很多砖瓦碎砾,加之此地有建设国都的条件。而在古时候,国君有把墓葬埋葬在都城内的习惯,从而也就确立了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东江村这个地方就是小邾国都城所在地。



起源:

       春秋时期,邾武公夷父颜有功于周王朝,周王封他的庶子友来 ,在商代子姓方国(诸侯国)的废墟上立国,国号仍叫倪国,友的子孙三代一直居 城为国君。到友的曾孙 犁来第四代国君时,始东迁四十周里建城立国(今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城初名犁来城、倪犁城,其后也被呼为倪城。公元前653年,倪犁来始得周王之命晋封“子”爵。倪犁来晋爵后,与位于今邹城境内邾国爵位相同,而且是同宗之国,为表示自己的国家由同宗邾国分立而建,国号又有区分,倪犁来更改国号,把倪国更名为小邾国。自友到 犁来,四代国君才始称小邾子,倪犁来城也开始俗称为小邾城。由于战争的原因,小邾国史——《小邾春秋》失传,《滕县志·小邾世家》一文是依据《春秋》、《左传》、《公羊传》及战国以后的诸史书集纂而成,且标明倪城的地理位置,同时还吸纳了鲁国《陋巷志》的内容。千百年来,史学界、地方志学界对这段历史多有争议,甚至否定枣庄境内的小邾国及国君友其人。为此,清道光《滕县志》专载了在倪犁城出土的《马珍墓志》为佐证。小邾国自友到他的曾孙 犁来,倪犁来之孙小邾穆公,穆公之孙惠公,惠公在位时春秋结束进入战国,惠公以下六世被楚国所灭。这期间,小邾国共袭传十四代国君,灭国时约在公元前325年以后。

       小邾曾一度复国,不久又被鲁国所灭亡。邾古称邾娄,小邾古称小邾娄,鲁穆公在位时(公元前372——前289年),依据“邾娄”的合音拼为“邹”,始改邾为“邹”,改邾绎山为“峄山”(见《汉书》)

       友立国的 城此后也呼为“土城”,才真正从政治上和名义上灭亡了“二邾”。秦代在这里置县,汉高祖时分小邾为蕃(滕)县、薛(薛城)县,不久合并更名昌虑县,王莽时昌虑县又更名承县,小邾国终被淹没在名目繁多的郡县制里,最终才从历史版图上消失。



考证:

       小邾子友卒后,其后裔相传“葬之东山”,究竟何处,无人知晓。2002年6、7月间,枣庄市博物馆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对山亭区东江村春秋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地发掘,终于发现了小邾子颜友陵墓及其亲属的墓葬。邾友父陵墓位于山亭区东江村南一里。1983年划归枣庄成立山亭区。二十多年前,这里原是一座十几米高的高大土丘,当地人世代相传叫“城顶”,城顶的下部是“宝城”(即坟冢),填河造地时铲平了土丘,还在宝城的南面发现了青铜祭器、鹿角、兽骨。这期间,东江村也北迁一里建村,腾出了这片土地改作农田,后来村民取土时发现了宝城下面的古墓群。古墓群被发掘后,出土青铜器、陶器共七十三件,其中24件青铜器有铭文,铭文记载了墓主的姓名等,这在地方古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枣庄日报、鲁南晨刊》、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也相继作了报道,东江考古遂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东江考古证实:邾友父陵墓北依马山,南临薛河,远方群山绵延,近处沃野平川,这里是古代堪舆学家的理想境地。重见天日的奇珍异宝,林林总总,熠熠生辉,不久将会面向社会展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