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宣讲  |学习强国APP  |   中国文明网  |   山东文明网  |   投稿  |   返回首页  

龙山脚下铺设“幸福路” 漷河两岸谱写“为民曲” | 桑村镇后葛庄村修路记

   日期:2021-12-06     来源:枣庄文明网    

       仲冬时节的桑村漷河两岸层林尽染、五彩斑斓,龙山脚下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山水林田路大会战”正酣。此时恰逢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大会刚刚胜利闭幕不久,振奋人心的全会精神在神州各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企事业单位人们纷纷展开热议,同时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各项活动也正开展地热火朝天、如火如荼。

       冬日暖阳,万里无云,和风轻浮。在后葛庄村家西五颜六色的彩旗在小雪节气后的田野里随风漫卷招展,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现场群众的欢歌笑语声汇成一幅融洽、祥和的场景。

       一条投资80多万元,刚刚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硬化完成的水泥生产路在初冬一望无垠的田野里蜿蜒伸向远方。

       “真没有想到俺村这条生产道路几十年都没能修成,今天这么快的顺利完工,这还真是多亏了省工信厅驻村‘第一书记’、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服务队和村‘两委’的干部们。”

       “这次总算心里踏实多了,俺老百姓再也不为上地收种庄家发愁啦!”。

       “是啊,生产路的硬化不仅帮助咱们老百姓解决了生产出行的难题,同时也化解了多年来老百姓与村干部心中的思想‘疙瘩’,这条生产路就是咱们群众的‘暖心路’、‘幸福路’,俺老百姓打心底真心实意为新时代新时期这样的好干部们点赞!”

       在桑村镇后葛庄村家西生产路竣工现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的人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赞美着、评判着、感慨着,激动、幸福、感恩的言语溢满群众笑脸。

       群众所说的这条“暖心路”“幸福路”全长1300余米,水泥路面宽4米及两侧路边排水沟宽各1米,是龙山脚下、漷河北岸后葛庄村家西一条呈东西走向的生产道路,也是从村家西进入后葛庄村里的唯一一条通道。在这条生产路两侧分布着该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水浇田”“口粮田”。

       后葛庄村属于“枣庄市美丽乡村”“枣庄市文明村”葛庄村的一个自然村,人口350余户1300多人,村民大部分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有些头脑较为灵活、眼界开阔、思维活跃的群众也会种植些菜花、土豆、大葱等经济类蔬菜。以前这条路是很窄的田埂、“羊肠小道”,宽不足3米,上面及周围长满了各类横七竖八的杂草,农用车辆即进不来也出不去,每当收种季节,群众只有手肩并用把农作物往外扛,道路坑坑洼洼、泥泞遍地,群众出行和上地都十分不便,几十年来成了村里的“糟心事”“烦心事”。

       岁月不居,时光倒转,回到2019年10月。

       在当地一家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村里筹集人力、物力投资数十万元总算把这条路的路基给重新整修了一遍,该路也由原来的不足3米扩宽到现在的两侧路边沟及路面6米,后期由于修路资金跟不上,其中4米宽的路面硬化工程又成了新的问题,刚刚整修好的路基不得不面临停工的“厄运”,这一停又是将近2年多的时间。

       “下雨泥泞路,天旱净爆土”这是后葛庄村村民多年来上地出行的情景。以前这条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运输粮食的农用三轮车走在上面蹦蹦跳跳,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每当收种季节一些年龄稍微大的群众骑车上地经过此处,由于道路高低不平整,车子走在上面不停地蹦哒,好几次险些从车上掉了下来,造成身体摔伤,因此这条生产路也被村里的群众戏称为“蹦蹦车路”;收种季节大型收割机、旋耕机等农用器具进出更是十分困难,外地农机手宁可自己挣不到钱也不愿意到后葛庄大田里揽活作业,即使来了费用也收取的比周围其它村庄高很多,原因就是路即不好走也“不出活”;村民想出去卖点农作物和蔬菜开车经过此处时都要小心翼翼,否则很容易造成侧翻和趴窝;因路不好走,村外做生意的小商小贩也都不愿进村来,群众购买日常用品及农用生产资料不得不另行绕道到镇驻地……,村民因这条坑洼不平的生产路苦不堪言,但凭村集体收入却无力承担几十万元的修路费用,几十年来村西生产路一度成为影响群众发家致富的“拦路虎”“挡路石”。

       这条“布土缸烟”的土路作为后葛庄村一条十分重要的生产性道路,承担着群众农家肥运输、农机具进出田地种植收割等重要任务,也是农户蔬菜外运、粮食收种的必经之路。在道路没有硬化前,每当提起此事村里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党员都从心里急切地盼望有哪一天道路能够畅通无阻,人们再也不为上下地出行而发愁;每次的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等等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生产道路硬化的问题更是成为了大家纷纷讨论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

       “基层不牢,地动山摇”,“群众再小的事儿也是大事”。尽管村“两委”干部每年也都把这条生产道路硬化的问题列为年度重要工作计划和年度重点为群众所办实事而上报镇党委、政府,但由于镇财政收入来源有限,再加上村里没有其它产业收入作支撑,村集体也拿不出更多的钱和物进行村内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这条生产路硬化的问题一直“搁浅”至今未能修成,村里的群众和党员意见比较大,经常满腹“牢骚”,一些群众总是以此“说说事儿”找到村干部“絮絮叨叨”个大半天不停,一度让村干部“无言以对”。特别是这几年生产路硬化的问题更是成为了挡在群众与村干部之间最大的“隔阂”“梗阻”,每当提起此事村干部们都感觉是一件“头疼事”“闹心事”。

       “路通家门口,致富有盼头;路通家门口,群众有奔头;路通家门口,产业有干头;路通家门口,八方客来投。”这首顺口溜正是后葛庄村群众多年来期盼生产路尽快硬化的真实写照,也由此可见村里老百姓对生产路硬化的心情之迫切、愿望之强烈、呼声之高涨。

       “要想富,先修路”。

        “乡村要振兴,道路必先行”。

       脚踏泥土办实事,服务基层解民忧。国家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全面吹响,作为镇、村两级基层帮扶干部肩上的担子与责任再一次“沉掂掂”起来。 

       “没有出门的路,发展无从谈起,产业无从抓起,群众更无从富起”,后葛庄村家西生产路硬化的问题再一次被镇、村两级基层干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村家西这条生产路今年年底前再不实施硬化,不仅解决不了老百姓来年的上下地出行的难题,更重要的是今后咱村干部再见到群众没有办法向村里的老少爷们交代啊!”,后葛庄村干部对这条生产路的“前世今缘”可以说再熟悉不过啦,为了这条路他们没有少费周折、想办法,用群众的话说“操碎了心、犯了难,为此也没有少跑腿、没有少说好话”,村干部不仅多次向镇党委、政府汇报有关情况争取上级的理解与支持,同时还要面临群众工作上的不理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认真做好解释反馈,费尽了口舌、磨破了嘴皮,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个人自己知道,多年来村干部更是因为这条生产路没有硬化完成内心常常感到深深地自责和愧疚,他们共同的心声就是尽快把路修通硬化,给群众一个满意交代,了却多年修路的夙愿。

       新班子、新形象、新作为。特别是今年村“两委”换届结束后,镇、村两级干部在党史教育中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中,他们主动“沉”到基层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众,干部们听到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后葛庄村家西生产路硬化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也被镇村干部及时写进了厚厚的“民情日记”中,并逐级如实反映到镇党委、政府。

       “民事不可缓,民心不可违,民愿不可等,民情不可忽”。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引;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群众吹哨,干部报到;群众需要,党员必到”。思路决定出路,“干就要干出新时代干部的真实模样!闯就要闯出新时代党员的崭新风采!!拼就要拼出新时代群众最大满意!!!”。党员群众大会上大家掷地有声的表态发言和现场铿锵有力的承诺余音绕梁、情深意长、震耳发馈,感染着、感动着在座的每一个人。“手里有了金钢钻,就要揽瓷器活”,桑村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及葛庄村“两委”干部们把第一板斧瞄向了后葛庄自然村生产路硬化的问题。他们主动作为、奋发有为、顺势而为,借助山东省工信厅“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力量,决定以此为抓手,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同时也把生产路硬化的问题作为“奋战六十天,决战四季度”的“一号工程”“聚心工程”来抓。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定盘星’‘领路人’,作为当中一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要优先从实施老百姓最迫切最急需的道路出行等民生项目抓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难,让村庄发展更有‘温度’,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会上党员干部达成一致意见。

       “快就是大局,干就是担当,岗位就是职责。”后葛庄村生产道路硬化工作由此有了“路线图”,按下了“启动键”, 挂上了“作战图”,明确了“任务书”,列出了“时间表”,指定了“责任人”,进入了“实战状态”, 跑出了“加速度”。

       “兵马未动,保障先行。”为确保这条生产道路硬化工程的尽快实施,镇党委、政府责成分管纪检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的2名副科级干部和1名包村副科级干部全力靠上协调工程所需的项目建设资金、施工队伍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督、工程项目物资筹备、施工车辆调度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党员干部及群众力量,为此后葛庄自然村成立了由5名党员及村干部组成的修路委员会,专职负责修路的协调和监督等工作,并抽调3名群众基础好、德高望重、热心集体事业的老党员和群众代表为修路“保驾护航”,他们在不向村里要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日夜24小时吃住在在工程施工现场监督项目实施,不放过任何纰漏、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并积极主动帮助施工队伍协调工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此情此景尤其让人肃然起敬。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并非是哪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握指成拳”“聚沙成塔”汇聚多方力量,大家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协同前行。“添砖加瓦、携手同行;村企共建、齐肩并进”,在得知村里计划准备硬化水泥路面时,当地一家做建材产业的民营企业再一次向村里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专门安排有关人员与村干部沟通协调,并无偿提供运输车辆、建筑商混原料及施工机械等,共同助力推动后葛庄乡村振兴发展;省工信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派驻葛庄村“第一书记”李一村书记在到村第3天得知后葛庄自然村正在整修生产路路基,当天便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赶到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并当场表态,在省里专项帮扶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如果村里修路有什么困难她可以帮助向上积极反映或协调。施工期间恰逢寒潮降温天气频发,她不顾气温低下、寒风刺骨更是多次深入到现场查看工程质量督导工程进展,“面对面”“零距离”与一线党员群众共话商议帮扶具体事宜,群众直夸这个刚刚到村来的省派“第一书记”“不简单”、“有两下”、“是能干大事儿的人”;作为“前沿指挥部”主力队员,桑村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及村“两委”干部们更是事无巨细靠在施工一线,积极帮助破解工作上的各类难题。施工期间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葛庄村委会副主任兼后葛庄自然村负责人葛善勇更是三天两头要到工地上转上好几圈,既当“施工员”又当“指挥员”,每天不仅要与省派“第一书记”及镇包村干部搞好工作上的对接,而且还要与连银山公司调度室联系协调好供料等诸多琐碎事项,有时一天忙下来连口热饭也顾不得上吃,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施工现场就着瓶装矿泉水啃几口袋装方便面简单充饥一下,紧接着又投入到了工程放线、现场指挥当中;中标施工企业老板是位聪慧能干、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在施工任务重、时间紧、天气逐渐变冷的情况下,他明确表态承诺“此次干活只保本,不会多挣村里一分钱”,同等条件下其施工报价足足比别人低了15000多元,用他自己的话说:“乡村振兴人人有责、你我他都有份,俺也要‘搭一把手,加一把柴,添一把火’,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在得知村里生产路要实施硬化的消息后,群众都很兴奋,毫无怨言,主动配合施工队及村干部开展工作,特别是被占用生产路两侧土地的群众更是没有一个人到工地上干扰或阻止工程施工,一位年迈70多岁的陈氏老人快言快语地说道:“干部为咱村里修路是一件大事、好事和喜事,俺老百姓盼望已久,我举双手赞成!只要是为了解决俺老百姓出行的难题,哪怕路边沟占用到俺家的自留地,俺老汉也不会说一个‘不’字,更不会向村里伸手要一分钱的补偿款”,多么淳朴、善良、厚道的群众啊!话语间字字珠玑、句句感人、情真意切,无不让人佩服、敬重!!像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新农村、新天地、新气象、新生活。行百里者伴九十,方能画出“同心圆”。天道酬勤,在省派“第一书记”、镇村干部及热心公益事业企业的一致共同努力下,经过10多天紧张有序施工,最终一条投资80余万元, 1300余米长、路面及路边沟宽6米的生产道路硬化工程至此顺利竣工,比原计划完工时间整整提前了5天。

       “修好幸福路,振兴有盼头,农民有奔头,群众有赚头”,路畅通了,就能带动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带活一方经济发展。

       “亲民者,民亲矣”“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望着“一马平川”刚刚铺设好的崭新生产路,再过“电影”般回忆起过去村里几十年来泥泞不堪的生产小路,群众无不感叹:“真是‘新旧世界大变样’啊!”同时,村里的群众也被省派“第一书记”及镇村两级基层干部真心实意、脚踏实地为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事情千方百计想办法、千辛万苦谋发展的工作精气神和干事创业的激情所震撼、折服,由衷感谢他们为民修通了“致富路”,并纷纷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致敬。

       好公仆有求必应,尽职责心系百姓。“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着想、敢做敢为的实际行动,村民看在眼里更是记在心里。工程竣工当天,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奔走相告,并自掏腰包买来鞭炮、礼花现场燃放以示庆贺,望着眼前这条笔直、平坦、开阔刚刚硬化好的水泥生产路,现场有很多群众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湿润了,潸然而泪下:“这下可好了,早晚出行或上地再也不用担心翻车和趴窝啦” “路修好了,也宽了,下地开车再也不用绕路走了,太方便了!”“这条路修好了以后,每块地就连成片了,拖拉机、收割机都可以进的来出的去了,就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好多人力和物力”,人们七嘴八舌地评判着,脸上充盈着满意、满足的微笑。

        “竹板一打响彻天,俺把干部夸一夸。惠农政策就是好,修路为民有成效。小车开到家门口,家家户户通村道。驻村干部帮扶忙,心系群众解民忧。昔日土路不顺畅,今日道路变了样。村里修好机耕道,百姓收种不再愁。喜逢盛世颂党恩,克坚攻难为了民。饮水思源听党话,忆苦思甜跟党走。鲜红党旗一线飘,担当作为落实处。党建引领聚力量,求真务实重实效。乡村振兴同参与,敢教村庄换新装。咬定青山不放松,乡村富裕产业旺。脚踏实地加油干,金山银山定实现”……面对道路今非昔比的变化,望着群众兴高采烈的样子,今年村“两委”换届后刚刚当选后葛庄自然村村干部不久的周士桂此时此刻心中五味杂陈,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般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抚平,他连夜有感而发、油然而生创作了这首读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直白明了的《后葛庄生产道路变了样》的“顺口溜”,用发自内心肺腑之言,抒发对新时代党的感恩铭记之情和驻村“第一书记”和镇帮扶工作队的感激之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困,不为任何困难所愁”,“有了党的惠民政策、上级的驻村帮扶、群众的大力支持,今后我们村干部干工作的信心将更足、劲将更大啦,有理由坚信我们的乡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愿望可期、梦想可圆、亮点可圈”,他在热闹的人群里来回穿梭,感慨万分。

       龙山脚下铺设“幸福路”,漷河两岸谱写“为民曲”。村后的山还是那座山,家前的河还是那条河。后葛庄自然村前那条蜿蜒曲折、碧波如洗的漷河由东向西依然平缓流淌,河的两侧岸绿、水清、草丰茂、鱼儿肥,初冬时节累累硕果仍挂满枝头;龙山脚下刚刚硬化后的生产道路平整开阔,昔日“坷垃路”变为今日“致富路”,群众奔小康则有了更多的念头盼头和奔头,在省派“第一书记”及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驻村帮扶下,一幅幅专属后葛庄自然村的“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的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我们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后葛庄村乡村振兴的“规划图”“施工图”必将变为“竣工图”“实景图”,演绎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隽永画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2023 枣庄文明网 版权所有
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 枣庄市文明办 主办
鲁ICP备17032745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2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端

志愿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