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香孝老爱亲模范事迹
赵兴香,1969年6月出生,是薛城区邹坞镇北安阳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在村民的眼中,她是那么的不寻常——无怨无悔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26年,在北安阳村民眼中,是那么的坚强和不寻常,她的故事被村民传为佳话。
26年前,漂亮贤惠的赵兴香经人介绍,和本村聪明能干的小伙儿李玉龙谈起了恋爱。在亲人的祝福声中,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伴随着大女儿的出生,这个幸福的小家庭融进了更多的欢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女儿出生后不久,李玉龙被查出双腿患有风湿病,浑身游走性疼痛。从此,他卧病在床,双腿畸形并在一起,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忙农活照顾家人她学会坚强
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到了年轻的赵兴香肩上。为照顾丈夫,她天不亮就起床,做饭,给丈夫喂饭,擦身,换洗衣服。为照顾女儿,她半夜还不能睡,女儿还小,吃喝拉撒一样也离不开她。为照顾好田里的活,她连夜去收割豆子,漆黑的夜里,她嘴里咬着手电筒照亮,硬是拼了全身力气把4亩豆子收到了家里。有一次,她拉着刚收的麦子回家,路过一段颠簸路时连车带人翻进沟里,小麦散落了一地,她被车压在下面,幸好有村民路过,她方才获救。他的丈夫时常说,
“她所承担的各种农活强度,远超过几个男人合力承担的强度”。为了再多一点收入,即使在农忙季节,赵兴香还是坚持去附近的砖厂打零工,她干得不比任何一个男人逊色。婆婆又体弱多病,赵兴香孝敬父母、关爱子女的感人行为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丈夫患病26年,无法行走不能自理,上有老下有小,对于一个普通人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坚强的赵兴香做到了,主动照顾病夫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对于无法下地干活的丈夫,她从来没有怨言,主动撑起了这个六口之家,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悉心种植着地里的庄稼,匆匆吃过饭就要去北安阳砖厂上班,每月一千余元的收入勉强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回到家里,她先要给婆婆喂药端饭。长期超负荷劳累,让她染上了哮喘,长期的劳作,腿上的关节也不听使唤,走起路来就感到特别的疼痛,赵兴香时常感到难以支撑下去,但她想到年过七十的公婆需要照料,孩子的学还没上完,她还是用柔弱的肩膀顽强地撑起这个家。为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赵兴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坚持着。赵兴香说,丈夫残疾后,她必须外出购置生活用品和农资,每次出远门前,她都要将丈夫安顿好,在丈夫伸手可及的地方搁好卫生纸等。干农活、洗衣做饭、照顾丈夫和老人、赶集购物,赵兴香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经常从早晨起来一直忙到天黑。
用她柔弱的肩膀硬是撑起了这个家
谈起这些,赵兴香只是笑笑。她说,在大家的观念里,男人是要养家、养女人的。可是她就是要试试,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一样能养起自己的男人,养起自己的家,让这个家充满温暖。
赵兴香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在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关爱中长大。父母的相互扶持、相亲相爱在年幼的赵兴香心里,早早就种下了爱的种子,也逐渐形成了她现在坚持、有担当、吃苦耐劳的个性。在困难面前,赵兴香的母亲和兄弟姐妹给了她莫大的精神支持,让她更加坚定了照顾起丈夫、孩子和家庭的信念。面对磨难,赵兴香抱的是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怀有的是一颗感恩的心。她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的两个女儿。
“最让我骄傲的就是两个女儿。大女儿李玲恩从小就学会了吃苦耐劳,凡事都知道帮我分解忧愁。大女儿在学习上更是名列前茅,如今,她已经学完泰安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也在市中区孟庄镇安了家,有了工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除了工作上的认真努力外,她赚的工资大部分都给了我们,还给他的妹妹一些生活费。小女儿李玲慧现在也是已经考入了枣庄市理工作学校,在过两年就可以毕业找工作了,到那时我们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了。”赵兴香欣慰地说。
李玲恩姐妹说,她们对母亲充满了敬佩。姐妹俩表示,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比别家的孩子低人一等,相反,生活的磨难更让她们学会了珍惜和感恩。她们感谢母亲给了她们一个完整的家,感谢社会上好心人点点滴滴的关爱。
对于将来的生活,赵兴香说,孩子们逐渐大了,生活也会逐渐好起来,她想想都高兴。对于丈夫,赵兴香说,她永远都不会放弃和抛弃,细心照料他,因为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她自己坚持做到了,她还要把“有爱的家最温暖”这个家风传承下去,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女儿、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去做好。
丈夫逼改嫁,她说我不能弃他不顾
这么多年来,亲戚朋友多次劝赵兴香离婚,让她另找个好人家过日子。可赵兴香将所有的情和爱都倾注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能让家人渡过难关,过上好日子。丈夫十分感激妻子的这些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看到妻子承受了太大的负担,觉得拖累了妻子,为此,丈夫多次逼妻子离婚,可他的举动让赵兴香既难受又心痛。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认为,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之间应该相互扶持,牵手到老,这是一个女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赵兴香经常向关心自己的人说:“丈夫是我自己选的,现在丈夫残疾,我不能弃他不顾。
婆婆得重病,她细心照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70多岁的父母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婆婆自从得了重病后家庭的平静生活也就得更加困难,赵兴香不仅要照顾丈夫又要伺候着婆婆。老人活动少,身上有一种味,她却从来没有嫌弃过,天天帮婆婆翻身、擦身、搓背,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婆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赵兴香依然天天忙碌在老人身边,她笑得一脸灿烂,说:“服侍老人是应该的,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公公婆婆也是我的爹娘,他们长寿是我们一家最大的幸福。”朴素的话语,默默的奉献,村民都夸她是当之无愧的好媳妇。
没时间给女儿买生日蛋糕
好几次她的女儿吵着让她买生日蛋糕。对于买蛋糕这件事,赵兴香说出了自己的苦衷,“不是不给孩子买蛋糕,丈夫和婆婆身边离不开人,我没有时间出去,万一出去有点什么事,那可怎么办?”,对待丈夫和婆婆,她总是这样的细心。
赵兴香在家里是好媳妇、好妻子,在外是好邻居、好姐妹。她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她待人真诚,邻里团结;她身上所体现的传统美德,值得所有女性向她学习。 近几年来,赵兴香的细心照顾让两位老人生活得都很幸福。对于这一切,赵兴香只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她总是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感人的事迹让她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2011年,她被评为“感动薛城十大人物”。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本善、以孝为大”的真谛。